《金陵白下亭留别》

时间: 2024-09-19 21:46:32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金陵白下亭留别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白话文翻译:

在驿亭旁有三棵杨树,正好在白下门前。
吴地的烟雾在傍晚时分弥漫在长长的河岸,汉水在古老的根基上轻轻地流淌。
这地方是我曾经送别朋友的地方,回头望去,却只剩下无法言说的笑颜。
若在未来的某天再次相见,请为我翻一翻那段美好的回忆。


注释:

字词注释:

  • 驿亭:指驿站的亭子,是古人旅行时休息的地方。
  • 三杨树:指三棵杨树,象征送别的情景。
  • 吴烟:指江南的雾气,代表吴地的自然环境。
  • :咬的意思,这里形容水流轻轻冲刷古老的根基。
  • 阻笑言:回头时阻碍了笑语,表达了不舍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白下门:金陵(南京)的一处地名,历史悠久,常作为诗人游览和送别之地。
  • 汉水:指汉江,古代著名的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别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想象丰富,常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不舍。白下亭作为送别之地,承载了许多情感和回忆。


诗歌鉴赏:

《金陵白下亭留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构建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开篇提到的“驿亭三杨树”,不仅描绘了亭子周围的环境,还暗示了分别的情境。杨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因此这里的杨树不仅是具体的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接着“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一句,描绘了江南的迷蒙烟雾和缓缓流淌的汉水,增添了一种朦胧而又沉静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友人的思念。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欢笑时光的怀念,回首时却又感到难以言说的惆怅。最后两句“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流露出对再相逢的期待和希望,情感的起伏让整首诗在离别的沉重中注入了温暖的人性光辉。

整体而言,《金陵白下亭留别》不仅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深刻思考。李白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诉说,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环境,设置场景。
  • 第二句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带有怀旧意味。
  • 第三句渲染离别的沉重,直击内心。
  • 第四句寄托对未来相见的期待,情感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拟人化的表达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离别的惆怅,表现了人生如梦、时光易逝的哲思。情感真挚,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树:象征离别与思念。
  • 吴烟:代表江南的柔情,生动展现自然风貌。
  • 汉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古老的根基则暗示着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驿亭”指的是什么?

    • A. 旅馆
    • B. 休息亭
    • C. 学校
    • D. 餐馆
  2. “吴烟”指的是哪个地方的自然景象?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域
    • D. 东海
  3. 诗中提到的“汉水”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时间与流逝
    • C. 财富
    •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金陵白下亭留别》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送别诗,前者情感豪放,后者则更显沉静内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关注友谊的深厚与历史的积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