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闲趣》

时间: 2025-02-04 15:50:37

更倩何人味我闲?

好窗长日对南山。

乡愁剪作云千片,世象描成墨一团。

诗寄兴,酒斟寒,九楼无事当峰攀。

指挥蚁战斜阳里,似与萧曹伯仲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闲趣
作者: 熊东遨

更倩何人味我闲?
好窗长日对南山。
乡愁剪作云千片,
世象描成墨一团。
诗寄兴,酒斟寒,
九楼无事当峰攀。
指挥蚁战斜阳里,
似与萧曹伯仲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赞美,询问谁能理解我这种闲适的心情?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在窗前对着南山,思乡之情如同那千片云彩,纷飞而去;对世间的种种看法就像一团浓墨,难以分清。写诗是出于兴致,喝酒是为了驱寒,面对高楼无事可做,我便向峰顶攀登。指挥着蚂蚁在斜阳中战斗,仿佛与萧、曹二位文学大家相提并论。

注释:

  • :美丽,指美好。
  • :理解、体会。
  • 乡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剪作:将剪下来的,形容想象中的意象。
  • 世象:世间的种种景象或事物。
  • 墨一团:形容复杂难辨的事物。
  • 诗寄兴:写诗是因为兴致。
  • 九楼:可能指高楼,象征高远。
  • 指挥蚁战:形象地描绘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典故解析:

  • 萧曹伯仲:指的是萧统和曹植,二人均为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在此将自己的闲适与他们的才华相提并论,表现出对文学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东遨,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正享受着阳光与自然的美好,思考着乡愁与世事,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鹧鸪天 闲趣》是一首充满闲适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更倩何人味我闲?”便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渴望有谁能够理解他内心的闲适与宁静。同时,诗中对南山、乡愁、世象的描绘,既有具体的自然景观,也有深层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乡愁剪作云千片”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思乡之情的纷乱与复杂,而“世象描成墨一团”则揭示了他对世事的迷茫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闲暇生活的热爱,以及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选择向高处攀登的积极态度。最后的“指挥蚁战斜阳里”,生动地展现了他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和思考,并且通过与古代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彰显出他对文学的热爱与自信。整首诗在闲适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文学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更倩何人味我闲?
    诗人发问,希望有人能理解他这种悠闲的状态。

  2. 好窗长日对南山。
    描述诗人悠闲地坐在窗前,面对美丽的南山,表现出宁静的生活状态。

  3. 乡愁剪作云千片,
    思乡之情如千片云彩般纷飞,形象而感人。

  4. 世象描成墨一团。
    对世间事物的复杂和难以分辨的感受。

  5. 诗寄兴,酒斟寒,
    写诗是出于兴致,喝酒是为了抵御寒冷的情绪。

  6. 九楼无事当峰攀。
    在高楼无事可做时,选择向更高的峰顶攀登,象征着追求和探索。

  7. 指挥蚁战斜阳里,
    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甚至连蚂蚁在夕阳下的活动都引起他的兴趣。

  8. 似与萧曹伯仲间。
    将自己的创作与古代文学大家相提并论,体现出自信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乡愁比作千片云彩,形象生动。
  • 对仗:如“诗寄兴,酒斟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蚂蚁的行为描绘得生动有趣,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乡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 :象征着纷飞的思绪与情感。
  • 蚂蚁:代表了生活中的细节与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希望谁理解他的闲适状态?

    • A. 朋友
    • B. 自己
    • C. 何人
    • D. 乡人
  2. 诗中提到的“世象”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景象
    • B. 社会现象
    • C. 个人情感
    • D. 文学作品
  3. “指挥蚁战斜阳里”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细节的观察
    • C. 对战争的思考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C. 何人
  2. B. 社会现象
  3. B. 对细节的观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鹧鸪天 闲趣》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鹧鸪天》则通过悠闲的生活状态传达情感。
  • 《月下独酌》展现了对孤独与自我反思的思考,与《鹧鸪天》的闲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现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