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时间: 2025-01-26 04:45:01

九天膏泽沛群方,尽扫螟蝗蝥蟘殃。

即刻焦烦成爽垲,何时繁富换荒凉。

涤场定是多遗秉,栖亩爰知有剩粮。

却笑荜门穷措大,瓶罂脱粟正深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天膏泽沛群方,尽扫螟蝗蝥蟘殃。
即刻焦烦成爽垲,何时繁富换荒凉。
涤场定是多遗秉,栖亩爰知有剩粮。
却笑荜门穷措大,瓶罂脱粟正深藏。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的甘露滋润下,农田丰收,虫害和蝗灾都被消灭了。
此刻烦恼消散,心情舒畅,何时才能换来繁荣富裕,摆脱荒凉的日子呢?
田地里一定会有多余的稻谷,而栖息的地方也能发现剩余的粮食。
我不禁笑对贫穷的荜门,瓶罐里的粮食正悄悄地被藏得深深的。

注释:

  • 膏泽:指滋润、丰沛的雨水或甘露。
  • 螟蝗蝥蟘:指各种害虫,象征农业的灾难。
  • 爽垲:指心情爽快、舒畅的状态。
  • 繁富:指富裕、繁荣的生活。
  • 涤场:指清理、整顿的田地。
  • 荜门:指用荜箕或竹子做的门,象征贫穷的家庭。
  • 瓶罂:指盛装粮食的容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展示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间苦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对农业的关注与思考是诗人所关心的主题之一。在饱受虫灾与自然灾害困扰的农民生活中,诗人表达了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艰辛与农民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农田丰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荒凉状态的反思。首句“九天膏泽沛群方”,从自然现象出发,展现了大雨滋润土地,象征着希望与丰收。接下来的“尽扫螟蝗蝥蟘殃”则紧接着描绘了虫害的消除,为农民带来了安宁和希望。

诗中“即刻焦烦成爽垲”表达了心情的转变,烦恼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舒畅的心境。然而,诗人随即提出疑问“何时繁富换荒凉”,反映出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与不安。接下来的句子“涤场定是多遗秉,栖亩爰知有剩粮”则是对农村生产的乐观展望,强调了在丰收之时,农田的富足与余粮的存在。

最后两句“却笑荜门穷措大,瓶罂脱粟正深藏”则画面感极强,表现了在贫困生活中的自嘲与乐观。尽管生活清贫,却也暗藏着希望与富足的可能。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活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农田富饶与生活安宁的热切期盼,传达出一种乐观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天膏泽沛群方:天上的甘露滋润着大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2. 尽扫螟蝗蝥蟘殃:消灭了所有的害虫,意味着农业生产的顺利。
  3. 即刻焦烦成爽垲:烦恼在这一刻消散,心情愉悦。
  4. 何时繁富换荒凉:对未来丰裕生活的渴望与对现状的反思。
  5. 涤场定是多遗秉:清理过后,田地会有丰收的余粮。
  6. 栖亩爰知有剩粮:栖息的地方也有多余的粮食,暗示生活的富足。
  7. 却笑荜门穷措大:面对贫穷的生活,诗人自嘲。
  8. 瓶罂脱粟正深藏:尽管贫穷,粮食仍在暗中储藏,蕴含着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自然现象比喻人间的希望与丰收。
  • 对仗:如“繁富”与“荒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心情的转变与自然变化相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描写为基础,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同时也反映出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人们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露:象征滋润与希望,寓意丰收的前兆。
  • 虫害:象征着农民所面对的困扰与挑战。
  • 田地:象征着生存与劳动的场所,反映出对农业的依赖。
  • 荜门:象征贫穷的生活状态,代表底层人民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天膏泽”指的是什么? A. 甘露
    B. 雪
    C. 风
    答案: A

  2. 诗人在表达对未来的感慨时使用了哪一句? A. 尽扫螟蝗蝥蟘殃
    B. 何时繁富换荒凉
    C. 瓶罂脱粟正深藏
    答案: B

  3. 诗中“却笑荜门穷措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自嘲与乐观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期盼。
  • 杜甫《春望》:描绘战争对农田的影响,表现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吴潜的诗更为贴近农村生活,体现出对农田丰收的关切。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活的关系,但吴潜更侧重于丰收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