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古城》

时间: 2025-01-10 23:11:19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唐代〕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白话文翻译:

太阳落山,征途遥远,我怀着忧愁的心情来到这座古城。 破败的城墙上有寒雀聚集,荒废的城垛让晚归的乌鸦受惊。 灌木丛中显得萧瑟阴森,远处升起一缕孤独的炊烟。 晚霞的光辉照耀着余晖,露气使得夜晚的空气格外清新。 秋风开始吹落树叶,我的这种心情怎能平静!

注释:

  • 怅然:忧愁的样子。
  • 颓墉:破败的城墙。
  • 荒堞:荒废的城垛。
  • 萧森:形容环境阴森。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霞景:晚霞的景象。
  • 焕:照耀。
  • 余照:余晖。
  • 澄:清澈。
  • 转摇落:开始吹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百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傍晚登上古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古城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傍晚的古城为背景,通过描绘日落、寒雀、晚乌、灌木、孤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如“颓墉寒雀集”和“荒堞晚乌惊”,生动地表现了古城的荒废和寂静。诗中的“怅然”和“此志安可平”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法平复的心情,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落征途远”:描绘了日落时分,征途显得格外遥远,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旅途的艰辛。
  • “怅然临古城”:诗人怀着忧愁的心情来到古城,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 “颓墉寒雀集”:破败的城墙上寒雀聚集,形象地描绘了古城的荒凉。
  • “荒堞晚乌惊”:荒废的城垛让晚归的乌鸦受惊,增强了古城的孤寂感。
  • “萧森灌木上”:灌木丛中显得萧瑟阴森,为古城增添了一抹凄凉的色彩。
  • “迢递孤烟生”:远处升起一缕孤独的炊烟,象征着孤独和遥远。
  • “霞景焕余照”:晚霞的光辉照耀着余晖,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 “露气澄晚清”:露气使得夜晚的空气格外清新,增强了秋夜的宁静感。
  • “秋风转摇落”:秋风开始吹落树叶,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 “此志安可平”:诗人的这种心情怎能平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法平复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荒堞晚乌惊”,将乌鸦的惊飞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如“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如“迢递孤烟生”,将孤独的炊烟比喻为孤独的人,增强了诗句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傍晚古城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形成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
  • 寒雀:象征着孤独和荒凉。
  • 晚乌:象征着寂静和荒废。
  • 灌木:象征着萧瑟和阴森。
  • 孤烟:象征着孤独和遥远。
  • 霞景:象征着美丽和短暂。
  • 露气: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怅然”是什么意思? A. 高兴 B. 忧愁 C. 惊讶 D. 平静
  2. “颓墉寒雀集”中的“颓墉”指的是什么? A. 破败的城墙 B. 高大的城墙 C. 新建的城墙 D. 坚固的城墙
  3. 诗中的“此志安可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平静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

  1. B. 忧愁
  2. A. 破败的城墙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百药的《秋晚登古城》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但李百药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百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