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东方朔》

时间: 2025-01-24 06:19:47

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皋朔与相如。

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皋朔与相如。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白话文翻译

宣室不允许董偃进入,却允许皓朔和相如在这里。那时他们有意清除君王的近臣,带着鸡鞠的诙谐言辞,最终导致了对这些人的惩罚。

注释

  • 宣室:指的是汉朝的一个宫殿,象征权力中心。
  • 董偃:指董仲舒,一位著名的汉代儒者。
  • 皓朔:指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著名文人。
  • 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的著名辞赋家。
  • 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边不良的权臣。
  • 鸡鞠:一种古代的游戏,这里用来形容诙谐、轻松的言辞。
  • 诙谐:指幽默风趣的言辞。

典故解析

  • 董仲舒与东方朔: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学者,提倡儒学,影响极大。东方朔则是以机智和幽默著称的文人,他的风格与董仲舒形成鲜明对比。
  • 清君侧: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君主权臣的批评,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历史、政治和人情,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借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对当时政治清明的渴望及对不良权臣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题,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出古代文人之间的不同态度与命运。诗中首先提到董偃被拒于门外,而皓朔和相如却得以容纳,暗示了当时政治的纷扰与复杂。董偃身为儒者,理应受到尊重,但却因环境的变化而被排斥,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接着,诗人提到“清君侧”的理想,这一理想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最后的“鸡鞠诙谐”将幽默与严肃结合,展示了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面对政治黑暗时的无奈与反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宣室不令容董偃:开头提到的“宣室”象征权力中心,而“董偃”作为理想的儒者却被拒之门外,显示出政治的腐败。
  2. 却容皋朔与相如:相对而言,皓朔和相如被允许进入,这一对比突显了环境的不公。
  3. 当时有意清君侧:表达了文人们对清除权臣、恢复政治清明的渴望。
  4. 鸡鞠诙谐总合诛:最后一句用“鸡鞠”形象化地描述文人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不满,最终引发了对不良权臣的惩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董偃与皓朔、相如的对比,突显出人物命运的不同。
  • 象征:宣室象征权力中心,而鸡鞠则象征轻松诙谐的言辞。
  • 隐喻:诗中“清君侧”隐喻了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而且表达了对社会正义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宣室:象征权力和政治的中心。
  • 董偃:代表了理想的儒者与现实的矛盾。
  • 鸡鞠:象征幽默的言辞与轻松的态度。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主题,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政治、权力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宣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文人
    • B. 权力中心
    • C. 乡村
    • D. 学校
  2. 谁被拒之门外?

    • A. 东方朔
    • B. 相如
    • C. 董偃
    • D. 陈普
  3. “清君侧”的意思是什么?

    • A. 清除不良权臣
    • B. 加强君主权力
    • C. 保护文人
    • D. 教育百姓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陈普的《咏史上·东方朔》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涉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但表达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陈普的诗更为历史沉重,而李白则更显豪情壮志。这样的对比有助于理解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及其对社会的不同看法。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普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