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时间: 2025-01-11 04:53: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作者: 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乐天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放鹤于深水中、将鱼置于高枝上,象征着事物的错位和不合适。君(乐天)作为地方官吏,姿态如同洁白的凤凰,而我在此却只是在白玉的阶前侍奉。往昔我和你如同香草伴侣,三年间未曾分离,如今却忽然失去,早晚都在梦中思念。远望骊山顶,宫树稀疏参差,我们只能远远对望,却无法长久相伴。你在寒冬中思念我,我也为你写下秋天的诗篇。你提到风尘的苦楚,我也感叹季节的更替。官场事务繁杂,如何能一起约定相见?我只愿化作云与雨,随风而动,重聚于天际。
注释:
- 放鹤:放飞的鹤,象征自由与高洁。
- 置鱼:鱼在高枝上不符合自然,象征事物的不当配合。
- 皎皎:形容洁白明亮。
- 白玉墀:指高贵的阶梯,象征地位和权力。
- 芸香:一种香草,象征爱情的美好。
- 骊山:指骊山,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常用作思念的背景。
- 云与雨:象征相聚与离别,愿意随同而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稹与乐天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束缚的无奈。
诗歌鉴赏:
《酬乐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乐天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开篇即以形象的比喻,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错位与不安。乐天作为当地的官吏,拥有鹤般的高洁形象,而诗人却身处白玉之下,象征着他在官场的无奈与屈辱。接着,诗人回忆起与乐天的过往,三年间的相伴,如今却不得不分别,情感的波动令人心痛。最后的愿望“愿为云与雨”,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乐天重聚的美好愿望,寓意着相聚与离别的无奈与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元稹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象征事物的位置不当,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即使升沉各有不同,仍然不应如此。
-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乐天作为官吏的高洁形象,与诗人形成鲜明对比。
-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诗人自问自己为何在此,表达出无奈与屈辱。
-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回忆与乐天的亲密关系,体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如今分离,日日夜夜在梦中思念。
-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描绘远望骊山的景象,象征遥远的思念。
-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只能远远望着彼此,无法长久相伴。
-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乐天在寒冷的岁月里,写下秋天的诗篇。
-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对生活艰辛的感叹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官场事务繁忙,无法约定相聚。
-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希望能化作云雨,随风而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放鹤在深水”与“置鱼在高枝”。
- 对仗:如“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 排比:在思念与回忆的描述中,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与鱼:象征自由与束缚。
- 白玉墀:象征权力与地位。
- 骊山与宫树:象征遥远的思念与无法相伴的遗憾。
- 云与雨:象征相聚与离别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情的美好
- B. 事物的错位
- C. 自然的和谐
-
元稹与乐天的关系是怎样的?
- A. 亲密朋友
- B. 父子关系
- C. 竞争对手
-
诗人希望与乐天重聚的愿望用什么意象表达?
- A. 花与草
- B. 云与雨
- C. 星与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元稹《酬乐天》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但元稹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白居易则融入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