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枢密秀夫第五十二
文天祥 〔宋代〕
文彩珊瑚钩,淑气含公鼎。
烱烱一心在,天水相与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文采斐然的文人气质,犹如美丽的珊瑚钩;而清新雅致的气息则蕴含在庄重的公鼎之中。诗人表达了内心的专注与执着,似乎与天水永恒相依。
注释
字词注释
- 文彩:文采,才华。
- 珊瑚钩:比喻优美的文辞。
- 淑气:清新、雅致的气息。
- 公鼎:古代用于祭祀的鼎,象征庄重。
- 烱烱:光辉闪烁,形容光明与专注。
- 天水:天与水,象征广阔与永恒。
典故解析
- 公鼎:在古代文化中,鼎象征权力与地位,尤其是在祭祀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希夷,号挺亭,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国家危亡之际,始终坚持抵抗外敌,表现出崇高的爱国情怀。其诗风豪放,充满激情,常以激昂的情感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创作背景
《陆枢密秀夫第五十二》是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前夕所作,反映了他对民族大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美好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执着与情感。开篇以“文彩珊瑚钩”描绘出诗人卓尔不群的才华,仿佛他手中的笔如同精致的珊瑚钩一般,呈现出独特的光彩。接着“淑气含公鼎”一语中,诗人将清新高雅的气息与庄重的公鼎相结合,不仅表达了对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他心中那份崇高的理想与追求。最后两句“烱烱一心在,天水相与永”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希望自己的热情与执着能够与自然天水共存,达到一种永恒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邃的意象,传达了文天祥作为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与文化自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美的执着向往。诗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爱国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彩珊瑚钩:比喻作者的文采如同华美的珊瑚钩,体现出其才华横溢。
- 淑气含公鼎:意指高雅的气息如同公鼎般庄重,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 烱烱一心在:形容诗人内心专注而坚定,如同光辉闪烁,强调其执着的情感。
- 天水相与永:表达一种永恒的理想状态,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持久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采比作“珊瑚钩”,增强形象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天水”象征永恒与广阔,引发读者的联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文天祥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作为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高洁情操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彩:象征才能与文化修养。
- 珊瑚钩:象征美丽与精致,体现文人的风范。
- 公鼎:象征权威与传统文化的庄重性。
- 天水:象征自然的永恒与诗人心灵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文彩”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外貌
B. 诗人的文采
C. 诗人的生活
D. 诗人的朋友 -
“公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权力和地位
B. 美丽与优雅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感情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变得富有
B. 希望与自然永恒共存
C. 希望被人尊重
D. 希望得到荣耀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陆枢密秀夫第五十二》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表达了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强调文化与精神的永恒,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