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送逸轩刘民》

时间: 2025-01-11 08:01:24

少日屠龙事已劳,送人千里发江涛。

蓬莱地近风方细,阊阖门开日正高。

春里看花须款款,雨中剪韭且陶陶。

金吾已办长安月,双凤扶云立海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韵送逸轩刘民
少日屠龙事已劳,送人千里发江涛。
蓬莱地近风方细,阊阖门开日正高。
春里看花须款款,雨中剪韭且陶陶。
金吾已办长安月,双凤扶云立海鳌。

白话文翻译:

年少时屠龙的事业已经让人疲惫,今天我送你远行,江水奔腾。
蓬莱山离我们很近,风也变得柔和,阊阖门在正午时分打开。
春天里看花需要缓慢而优雅,雨中剪韭也要悠闲自得。
金吾已经准备好长安的月亮,双凤在云中扶摇而立,像海中的神龙。

注释:

  • 屠龙:比喻年轻时的壮志和英勇。
  • 发江涛:指江水奔腾而出,形象地表现送别时的情景。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地方。
  • 阊阖门:古代长安城的门,意指出入繁华的都城。
  • 款款:形容举止优雅、缓慢。
  • 陶陶: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 金吾:指负责城门守卫的官员,这里指长安城的安宁。
  • 双凤扶云:双凤指代美好和吉祥的象征,扶云则暗喻高飞。

典故解析:

  • 屠龙:源于古代英雄传说,象征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 蓬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用作仙境的代称,与长生不老、神仙生活相关。
  • 阊阖门:指长安城的门,表示繁华和繁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宋瑞,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政治家,因其在抗元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而闻名。他的诗词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和韵送逸轩刘民》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开篇以“少日屠龙事已劳”引入,传达出年轻时的豪情已成为过往,带有一丝惆怅与无奈。这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随后的“送人千里发江涛”则生动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江水的奔腾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不舍。接着,诗人提到“蓬莱地近风方细”,用蓬莱仙境的宁静与优雅映衬出离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诗中“春里看花须款款,雨中剪韭且陶陶”,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生机,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似乎在告诉读者要在忙碌中寻找悠闲。

最后两句“金吾已办长安月,双凤扶云立海鳌”,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双凤与海鳌象征着吉祥与尊贵,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的祝福。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关于人生、理想与友谊的抒情诗,展现了文天祥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日屠龙事已劳:年轻时的追求已让人疲惫。
  2. 送人千里发江涛:送别友人,江水奔腾象征不舍。
  3. 蓬莱地近风方细:蓬莱仙境近在咫尺,风柔和了。
  4. 阊阖门开日正高:长安城门在正午时分开启,象征繁华。
  5. 春里看花须款款:春天看花应当优雅从容。
  6. 雨中剪韭且陶陶:雨中剪韭也应悠闲自得。
  7. 金吾已办长安月:长安的安宁已得到保障。
  8. 双凤扶云立海鳌:双凤高飞,象征着美好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屠龙比作年轻时的事业,表现出志向。
  • 对仗:如“春里看花须款款,雨中剪韭且陶陶”,上下句成对,增强韵律感。
  • 象征:双凤与海鳌象征着高贵与美好,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屠龙:象征年轻时的豪情与壮志。
  2. 江涛:象征离别的悲伤与不舍。
  3. 蓬莱:象征理想的美好与宁静。
  4. 阊阖门:象征繁华与希望。
  5. 双凤:象征吉祥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屠龙”象征什么? a) 年轻的豪情
    b) 生活的苦涩
    c) 对战争的反思

  2. 填空题:诗中“春里看花须__”应填什么词?

  3. 判断题:诗中的“金吾”指代的是长安的守卫官员。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年轻的豪情
  2. 款款
  3. a)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友人》 - 李白
  2. 《春望》 - 杜甫
  3. 《赠刘景文》 - 苏轼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同样描绘送别情景,但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 《春望》(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与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相呼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诗文集》
  • 《古典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