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马风得遇修仙举》

时间: 2025-01-25 23:04:15

马风得遇修仙举。

不羡人间富贵。

筑个环墙居住。

且避风霜雨。

灵光昼夜常修补。

异日功成归去。

得住蓬莱洞府。

侍奉吾师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马风得遇修仙举
作者: 马钰 〔元代〕

马风得遇修仙举。
不羡人间富贵。
筑个环墙居住。
且避风霜雨。
灵光昼夜常修补。
异日功成归去。
得住蓬莱洞府。
侍奉吾师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修仙之人相遇后,渴望超脱世俗生活的心情。他不羡慕人间的富贵,而是希望能够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安静地生活,避开风雨的侵扰。日夜用心修炼,将来能够功成名就,回到理想中的蓬莱仙境,侍奉自己的师傅。

注释:

  • 修仙:指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修道活动。
  • 富贵:指世俗生活中的荣华富贵。
  • 环墙:指围起来的墙壁,象征隐居的环境。
  • 灵光:指灵性和智慧,暗喻修行的过程。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生于元代初期,文学成就颇丰,特别在道教文化方面有深入研究。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道教哲学与人文关怀,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修道、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桃源忆故人》展现了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繁华的淡泊。诗中通过“马风得遇修仙举”的开头,设定了一个理想化的修道场景,暗示了偶然的机缘与命运的交汇。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此得以充分展现,他不仅不羡慕人间的富贵,还渴望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筑个环墙居住,且避风霜雨”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隐居环境,强调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灵光昼夜常修补”来表达修行的执着与努力,暗示了通过不懈的追求最终将实现的理想。

最后,诗人以“得住蓬莱洞府,侍奉吾师父”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理想归宿的画面,展现了对师傅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从世俗到超脱的转变,既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风得遇修仙举。
    诗人通过马风这一意象,象征着偶然的机遇与随风而来的灵感,表达了与修道之人相遇的喜悦。

  2. 不羡人间富贵。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3. 筑个环墙居住。
    描绘一个环绕的空间,象征着隐居和宁静,暗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

  4. 且避风霜雨。
    表达对外界困扰的逃避,象征着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5. 灵光昼夜常修补。
    强调了修行的持久性与努力,暗示灵性与智慧的不断提升。

  6. 异日功成归去。
    表达了对未来成就的期待,暗示着修行的最终目标。

  7. 得住蓬莱洞府。
    用蓬莱洞府象征理想的归宿,描绘了超脱世俗的最终愿景。

  8. 侍奉吾师父。
    表达对师傅的尊重,体现了对修道生活的坚定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蓬莱洞府”,用来比喻理想的修道生活。
  • 对仗:如“灵光昼夜常修补”,形成对称的韵律感。
  • 象征:如“环墙”、“风霜雨”,象征着隐居与世俗的对立。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反映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桃源:象征着理想生活的地方,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环墙:象征着隐居生活,体现对外部世界的隔离。
  • 蓬莱:代表着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具有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马风得遇修仙举”中的“马风”象征什么? A. 偶然的机遇
    B. 富贵的生活
    C. 忍耐的精神

  2. 诗人不羡慕人间的什么? A. 友谊
    B. 富贵
    C. 名声

  3. “灵光昼夜常修补”中的“灵光”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灵性与智慧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by 陶渊明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隐居与修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