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姜梅山见寄》
时间: 2024-09-19 22:13: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投分虽深迹却疏,君居东婺我西湖。
儿曹方喜承毛檄,父执应容效鲤趋。
慨念旧游多宿草,仅余二老见霜须。
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
白话文翻译:
尽管我们之间的情谊深厚,但相聚的机会却很少。你居住在东婺,而我在西湖。孩子们正高兴地承接父辈的遗志,而作为父亲的我自然要效仿鲤鱼跃龙门的精神。想起昔日的游玩时光,草地上曾经留下的足迹,现如今只剩下我和两位老者的白发苍苍。诗歌唤起了我对你深深的思念,再向梅山取经,期待能有新的启示。
注释:
- 投分:指交情或友谊的深厚。
- 东婺、西湖:指地理位置,东婺在今浙江省,而西湖是杭州著名的湖泊。
- 儿曹:指孩子们。
- 毛檄:古代文书,承接父辈的遗志。
- 鲤趋:鲤鱼跃龙门,象征着成功和志向。
- 宿草:指曾经游玩或留宿的草地。
- 霜须:指年老白发。
- 梅山:可能指梅花的地方,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大猷,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词风清丽、诗情婉转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与友人姜梅山的通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游乐时光的回忆,反映出作者对亲情和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首句“投分虽深迹却疏”开篇即点明了情谊的深厚与相聚的稀少,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无奈与渴望。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儿曹方喜承毛檄,父执应容效鲤趋”表达了对下一代的期望与责任感,暗示着希望与传承的主题。
“慨念旧游多宿草,仅余二老见霜须”则深切地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岁月的流逝使得曾经的欢声笑语如烟消散,只剩下年老的身影与白发。这种岁月流逝的无情,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诗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再一次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呼唤着对友人的思念,并希望能从梅山的精神中获得启示。整首诗在情感的细腻表达与景物的描绘中,展示了作者对友谊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投分虽深迹却疏:情谊深厚,但相聚的机会却很少。
- 君居东婺我西湖:分别的地理位置,显示出相距的遥远。
- 儿曹方喜承毛檄:孩子们正高兴地承接父辈的责任。
- 父执应容效鲤趋:作为父亲,我自然要效仿鲤鱼的奋发精神。
- 慨念旧游多宿草:感慨往日的游玩时光,草地上留下足迹。
- 仅余二老见霜须:如今只剩我和两位老者的白发。
- 诗来唤起相思梦:诗歌唤起了我对你的思念。
- 又向梅山得楷模:向梅山寻求新的启示。
-
修辞手法:
- 比喻:鲤鱼跃龙门比喻成功与志向。
- 对仗:如“东婺”和“西湖”,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友谊、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旧时光的怀念,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东婺”、“西湖”:象征着友谊的距离与隔阂。
- “毛檄”:象征着责任与传承。
- “鲤鱼”:象征着奋发向上与追求成功的精神。
- “霜须”:象征着年华已逝与岁月的无情。
- “梅山”:象征着高洁品格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婺”和“西湖”分别指的是: A. 两个城市
B. 两个湖泊
C. 两个地理位置
D. 两个历史人物 -
“鲤趋”在诗中象征: A. 年龄增长
B. 成功与志向
C. 友谊的深厚
D. 自然景物 -
诗中提到的“霜须”象征: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感慨,情感真挚。
- 《送别》:侧重于离别的伤感,与汪大猷的思念相呼应,但主题更为集中。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欣赏与解读的专书。
- 《汪大猷研究》:专门研究汪大猷及其作品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