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11 05:07:15

剑外吾能说,山川大抵同。

君行在巴徼,民俗半夷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剑外吾能说,山川大抵同。君行在巴徼,民俗半夷风。

白话文翻译:

我在剑门之外能说的,山川大致都是相同的。你在巴蜀地区旅行,民风习俗大多带有夷族的风格。

注释:

  • 剑外:指的是剑门以外的地方,剑门指的是四川的剑门关。
  • 山川:指自然景观,山脉和河流。
  • :指的是对方,即君子或朋友。
  • 巴徼:巴蜀地区,古代指的是今天四川一带。
  • 民俗:指当地的风俗习惯。
  • 半夷风:指当地民俗中有一半是夷族的风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缜,字君复,号潜溪,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韩缜在诗歌上追求自然、真实,常以山水为题材。他的作品多关注人文关怀与自然景观,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韩缜可能游历于川蜀地区,观察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与自己故乡的对比,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剑外吾能说,山川大抵同”表明了自然景观的普遍性,无论身处何地,山川形态相似,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共同性的感慨。接下来的“君行在巴徼,民俗半夷风”则引出对人文的关注,指出巴蜀地区的民俗风情与夷族的影响,体现了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文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宽广视野。同时,诗中隐含着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与对故土的眷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剑外吾能说:作者自述,身处剑门外,能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界进行观察与表达。
  2. 山川大抵同:强调山川自然的相似性,传递出一种对大自然的共鸣感。
  3. 君行在巴徼:直接与读者对话,指出对方在巴蜀地区旅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4. 民俗半夷风:揭示了巴蜀地区文化的多元性,反映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山川”比喻自然的恒久与普遍性,表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通过对比,深化了人文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外:象征着边境与未知的探索。
  • 山川:代表自然的恒久与美丽。
  • 巴徼:指代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
  • 夷风:象征着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剑外吾能说”中“剑外”指的是: A. 剑门之外 B. 剑门之内 C. 剑的外形 D. 剑的属性

  2. “半夷风”中的“夷”指的是: A. 夷族的文化 B. 平坦的地形 C. 夷平的景象 D. 夷为平地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文化的交融 C. 个人的旅行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早发白帝城》:体现了行旅中的自然美与个人感受,两者在自然描写中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显得轻快。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韩缜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