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时间: 2025-04-28 22:49:00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

征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

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

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
征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
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
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清幽的夜晚,诗人和朋友们在一起畅谈,享受琴声。康乐这个地方,满是宠爱和赞美的客人,夜晚的情意无穷无尽。我们在北山之外征文,月光照耀着南楼之中。千里之外的忧愁一同消散,举起一杯酒,暂时共享这欢愉。可为何弹奏的楚琴却在这寒风中发出淅沥之声呢?

注释

  • 康乐:指的是一种欢乐的境地,这里用作地名或代指某种愉悦的环境。
  • 征文:写作、作诗。
  • 北山外:指北面的山外,表示远离繁华的环境。
  • :象征清幽、高洁的意境。
  • :酒杯。
  • :指弹奏乐器。
  • 楚琴:古代一种琴,楚地的乐器,常用来表达哀伤情感。
  • 淅沥:形容清脆的声音。

典故解析

“康乐”可能与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乐”的情境相关,诗人常在此情境中抒发内心的欢愉与思考。“楚琴”则常用来象征伤感,表示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氏,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他与贾岛并称“孟贾”,在诗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郊晚年,正值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繁荣期,诗人为逃避政治漩涡,常隐居于山水间,与友人相聚,借琴声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夜晚的静谧和深邃,描绘了在月光下的清幽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开篇“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令人陶醉的夜晚,言语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而“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欢愉的酒杯中,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与忧愁。

然而,随着“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诗意有所转折,楚琴的声音带来了一丝忧伤,寒风的意象则让整首诗在欢愉的表象下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这样的对比更增强了诗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复杂性。整首诗在乐与忧之间的交错,令读者深思,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唐诗特有的韵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康乐宠词客:描绘了一种愉悦的环境,表明在这个地方,诗人受到宾客的宠爱和赞赏。
    • 清宵意无穷:夜晚的清朗无比,意境深远,情感如月光般广阔。
    • 征文北山外:远离喧嚣,诗人于北山外写作,表明一种逃避和自由的状态。
    • 借月南楼中:在南楼中借着月光,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千里愁并尽:象征着远方的忧愁在此刻得到缓解。
    • 一樽欢暂同:与友人共饮,分享欢乐。
    • 胡为戛楚琴:弹奏楚琴,心中却带着疑惑。
    • 淅沥起寒风:琴声清脆,伴随寒风,形成一种哀愁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康乐宠词客”与“清宵意无穷”,形成对称美。
    • 象征: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理想,而楚琴则象征着忧伤。
    • 反问:通过“胡为”引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复杂,尽管有欢愉的时刻,内心深处仍不免受到生活的困扰与叹息。

意象分析

  • 康乐:象征着欢乐与美好的人际关系。
  • :象征着清静、高洁的情感。
  • 楚琴:代表忧伤、怀旧的情感。
  • 寒风:象征着生活中的冷漠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琴”主要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忧伤
    • C. 友谊
    • D. 自由
  2. “千里愁并尽”的意思是?

    • A. 远方的忧愁得到解决
    • B. 忧愁在千里之外
    • C. 生活没有忧愁
    • D. 诗人感到无忧无虑
  3. 诗中“胡为戛楚琴”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疑惑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境,但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托。
  • 《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