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旅情》

时间: 2025-01-10 22:40:20

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

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

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说的是,大家都在谈论通向青云之上的道路,任何有脚的人都能到达。我骑的马四只蹄子,出门时似乎没有任何障碍。那玉京的十二座楼阁,巍峨耸立在青翠的山峦之中。楼下有许多红色的门,哪扇门能够推荐那些孤独的士人呢?

注释:

  • 青云路:指理想或功名之路,象征着高升的道路。
  • 玉京:指天上的宫殿,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
  • 朱门:古代豪门大户的象征,代表着权势和地位。
  • 孤士:指孤独的士人,通常指有志之士但未得志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以诗风清新、凝练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作品多展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长安旅情》创作于孟郊在长安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对青云路的追求和对孤士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士人处境的关注。

诗歌鉴赏:

《长安旅情》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开篇直入主题,提到“青云路”,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暗含了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而“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由与无拘束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束缚的反叛。接下来的“玉京十二楼”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象征着理想的殿堂与崇高的追求。

然而,诗人在描绘美好愿景的同时,也引入了“千朱门”和“孤士”的反思,暗示现实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有志之士的忽视。诗的结尾通过“何门荐孤士”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整体来看,诗中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形成了一种矛盾而又引人深思的情感,对读者具有深远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说青云路:开篇提到青云路,直接引入主题,表明人们对理想生活的热切讨论。
  • 有足皆可至:意思是只要有脚的人都可以到达这个理想的地方,暗示人人皆有机会追求成功。
  • 我马亦四蹄:诗人自我描写,表明他也在追寻这个理想。
  • 出门似无地:强调自由的感觉,仿佛出门就能无阻碍地前行。
  • 玉京十二楼:高耸的楼阁,象征理想的崇高与美好。
  • 峨峨倚青翠:形容楼阁与青山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
  • 下有千朱门:暗示社会的复杂与多样,代表着不同的机会与选择。
  • 何门荐孤士:质疑在这样的社会中,谁能提拔那些孤独有志的士人。

修辞手法:

  • 比喻:青云路和玉京皆为理想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出门似无地”,加强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有志之士处境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路:象征理想与成功的道路。
  • 玉京:象征崇高与美好。
  • 朱门:代表权势与地位。
  • 孤士:象征有志之士,暗含社会对他们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云路”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成功
    • C. 家庭生活
    • 答案:B
  2. “我马亦四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马的喜爱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旅行的厌倦
    • 答案:B
  3. “何门荐孤士”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 A. 对孤独的享受
    • B. 对社会不公的质疑
    • C. 对士人的赞美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长安旅情》均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反思。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时局的忧虑,而孟郊则通过个人经历探讨理想与孤独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郊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