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封州方法曹》

时间: 2025-01-10 19:23:13

地远无迎吏,州城若个边。

宁甘茅屋粥,勿饮石门泉。

旋橐挑诗卷,家书托客船。

安知二千石,不荐议曹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地远无迎吏,州城若个边。
宁甘茅屋粥,勿饮石门泉。
旋橐挑诗卷,家书托客船。
安知二千石,不荐议曹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远离的地方没有迎接的官吏,州城的边界在哪里呢?
宁愿吃着茅草屋里的粥,也不愿意饮用石门的泉水。
我正在准备挑选诗卷,家书则托付给过路的船客。
谁能知道那二千石的官员,不会推荐我这个议论曹操的贤人呢?

注释:

  • 地远无迎吏:远离的地方没有来迎接的官吏。
  • 州城若个边:州城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
  • 宁甘茅屋粥:宁愿甘心吃茅草屋里的粥。
  • 勿饮石门泉:不愿意喝石门的泉水。
  • 旋橐挑诗卷:正在准备挑选诗卷。
  • 家书托客船:把家书托付给过路的船客。
  • 二千石:指的是二千石的地方官,古代的一个官职。
  • 荐议曹贤:推荐我这个议论曹操的贤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皋,号天池,宋代诗人,晚期文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和咏史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感受和社会现实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任封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孤独、官场冷淡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失望,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无奈与困境。

诗歌鉴赏:

《送封州方法曹》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官场冷漠的无奈。诗的开头便点明了地处偏远的孤独,"地远无迎吏"一句,描绘了诗人到达州城后无人迎接的情景,感受到一种被遗忘的孤独感。接着,诗人情愿住在简陋的茅屋,吃着粗粝的粥,而不愿意饮用附近的泉水,这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冷落与厌恶。

诗中提到的“旋橐挑诗卷”,表明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不忘文学与文化的追求。他将家书托付给过路的船客,体现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这些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孤独而又坚韧的诗人形象。

最后一句“安知二千石,不荐议曹贤”,充满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远无迎吏:表达了诗人到达偏远地区的无助与孤独。
  • 州城若个边: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迷茫与无奈。
  • 宁甘茅屋粥: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接受,也暗示对官场的拒绝。
  • 勿饮石门泉:进一步强调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与冷漠。
  • 旋橐挑诗卷:显示出诗人对文化和诗歌的坚持。
  • 家书托客船:体现出对亲人的思念和情感寄托。
  • 安知二千石,不荐议曹贤:反映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远无迎吏,州城若个边”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比作“茅屋粥”,生动形象。
  • 反问:通过“安知”引发对未来的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乡和对官场冷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学和人际情感的追求,展现了一个士人的无奈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迎吏:象征着对官场礼遇的期望与失落。
  • 茅屋:代表着简朴和真实的生活状态。
  • 泉水:象征着官场的诱惑与虚假。
  • 诗卷:代表着文学与文化的追求。
  • 客船:象征着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宁甘茅屋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生活的满意
    • B) 对官场的冷漠
    • C) 对故乡的思念
  2. “安知二千石”中的“二千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物品
    • B) 官职
    • C) 诗歌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个人的奋斗
    • B) 孤独与思乡
    • C) 对家庭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更侧重于对家国命运的思考。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强调了友谊与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