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5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
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
粤俗相携看上日,韩祠配食付它时。
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用之赴潮州的祝福和担忧。
诗的开头提到名臣暂时掌权,寒霜的景象就像是春天的复苏。行人们仍然认为马车应该避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接着提到粤地的风俗,大家一起庆祝日出,韩祠的祭祀则要在其他时间进行。最后,诗人希望李用之能像周南的贤人一样不被滞留,期盼他能补上朝廷的空缺。
注释:
- 乌府:指的是官府,象征权力中心。
- 名臣:有名的官员。
- 霜棱:形容寒冷的景象。
- 骢:指马。
- 粤俗:指广东的风俗。
- 韩祠:指韩愈的祠堂,说明对其的尊重。
- 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象征着仁德与贤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字梦阮,号秋水,山西人。其诗风豪放,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常用典故,具深厚的文学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用之被派往潮州任职之际,诗人对其前程充满祝福,但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政治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诗人通过对李用之的送别,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忧虑。首先,诗的开头提到“乌府名臣暂拥麾”,显示出当时官场的不稳定,接着的“霜棱聊复变春熙”则体现了在这寒冷的社会中,依然希望有温暖的春天来临。
而“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则展现出人们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诗人以粤地风俗为引,表达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但在“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中,诗人又流露出对李用之的期待,希望他能在这动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乌府名臣暂拥麾”:提及权臣的短暂掌权,暗示政治的不稳定。
- “霜棱聊复变春熙”:描绘寒霜与春暖的对比,象征着希望与现实的矛盾。
- “行人犹谓骢当避”:行人认为马车应避开,反映社会的不安定。
- “圣世初无鳄可移”:圣明的时代并无可以替换的鱼龙,强调了政治的困境。
- “粤俗相携看上日”:粤地民众共同庆祝日出,体现了人民的团结。
- “韩祠配食付它时”:提到韩愈的祠堂,表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极知不作周南滞”:希望李用之能如古贤,不被困于权力的漩涡。
- “禁闼须君补阙遗”:期待他能在朝廷中发挥才华,弥补空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霜棱”与“春熙”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比喻:通过“骢”与“鳄”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隐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李用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政治动荡的深刻思考与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府:象征权力的中心。
- 霜棱:代表寒冷的现实。
- 骢:象征行人的无奈与避险。
- 韩祠:代表文化的传承与对先贤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府”指的是哪种机构? A. 农田
B. 官府
C. 学校
D. 商会 -
“霜棱聊复变春熙”中“霜棱”意指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霜冻
D. 雪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士人的责任感与悲悯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送别表达对友人的祝福,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