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

时间: 2025-01-27 04:23:32

颇闻四境有弦声,雉傍人飞犬不惊。

在处棠阴应勿伐,等闲花判亦流行。

掞庭子盍摛新藻,绝廪□□□落英。

台府诸公衡尺审,春风荐子有谁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颇闻四境有弦声,
雉傍人飞犬不惊。
在处棠阴应勿伐,
等闲花判亦流行。
掞庭子盍摛新藻,
绝廪落英。
台府诸公衡尺审,
春风荐子有谁争。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四周都传来琴声,
野雉在旁飞翔,犬儿毫不惊慌。
在这棠树的阴影下应当不要砍伐,
那些随意飘落的花瓣也在流传。
在庭院里何不再施新绿,
让落花绝迹、落英无存。
台府的诸位公子用衡尺审量,
在春风中推荐的子弟,谁人能争?

注释:

  • 颇闻:颇,多;闻,听说。
  • 四境:四周的环境。
  • 弦声:古琴或弦乐的声音。
  • :野鸡,象征自然。
  • 棠阴:棠树的阴影。
  • 勿伐:不要砍伐。
  • 等闲:随意、平常。
  • :采摘、挑选。
  • 绝廪:绝,断绝;廪,仓库,隐喻丰盈的生活。
  • 台府:指朝廷或官府。
  • 衡尺审:用标准来衡量、评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紫微,南宋诗人,尤其以其豪放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咏物咏志为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切。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严重。诗人在创作中寄托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篇,"颇闻四境有弦声",仿佛将我们带入一个琴声悠扬的宁静环境,弦声不仅是一种音乐的表现,更是一种自然和谐的象征。接着“雉傍人飞犬不惊”,描绘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

“在处棠阴应勿伐”,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份自然的恩赐,而不是随意破坏。接下来的“等闲花判亦流行”,则引发了对生命流转的思考,花瓣的飘落既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也是人生易逝的隐喻。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自然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在“春风荐子有谁争”的结尾,诗人呼唤人们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在繁忙的社会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颇闻四境有弦声”:听到四周都传来琴声,渲染了安静的氛围。
    • “雉傍人飞犬不惊”: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野鸡在旁飞翔,狗也不惊扰。
    • “在处棠阴应勿伐”:在棠树的阴影下应当不去砍伐,强调保护自然。
    • “等闲花判亦流行”:随意飘落的花瓣也在流传,象征生命的流逝。
    • “掞庭子盍摛新藻”:在庭院中为何不再施以新绿,呼吁人们再创造美好。
    • “绝廪落英”:希望绝迹落花,暗示追求完美与丰盈的生活。
    • “台府诸公衡尺审”:台府的公子用标准来衡量,展现了社会的竞争。
    • “春风荐子有谁争”:春风中推荐的子弟,谁人能争,反映社会的复杂与竞争。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雉傍人飞犬不惊”通过拟人化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竞争的现状。

意象分析:

  • 弦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人文的气息。
  • :代表自然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棠阴:自然的庇护与保护,倡导珍惜自然。
  • 花判: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隐喻人生的短暂。
  • 新藻:象征新的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弦声”最可能指什么?

    • A. 风声
    • B. 琴声
    • C. 雨声
    • D. 鸟声
  2. “在处棠阴应勿伐”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砍伐树木
    • B. 保护自然
    • C. 增加收入
    • D. 追求繁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王维的诗歌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过刘克庄更多地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而王维则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刘克庄的诗更具哲理性,而王维的作品更富有画面感和情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