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引/渔家傲》
时间: 2025-01-27 04:0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四月圆荷钱学铸。
鳞鳞波暖鸳鸯语。
无数燕雏来又去。
鱼未取。
钓丝直上蜻蜓聚。
风弄碧漪摇岛屿。
奇云蘸影千峰舞。
骑马官人江上驻。
天且暮。
借舟送过沧波渡。
白话文翻译
四月的池塘里,荷花刚刚展开,水面波光粼粼,鸳鸯在嬉戏。无数的小燕子来来去去,鱼儿还没钓到。钓丝高高地垂下,蜻蜓在周围飞舞。微风轻拂,碧波荡漾,岛屿也随之摇曳。奇形怪状的云影在千峰之间舞动。骑马的官人在江边停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借着小舟送他渡过沧海。
注释
- 荷钱:指荷花的嫩叶,形似铜钱,寓意富贵。
- 鳞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对出现,象征爱情与和谐。
- 燕雏:指小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钓丝:钓鱼的线,寓意闲适的生活。
- 碧漪:形容清澈的水波。
- 奇云:形状奇特的云彩,增添了诗的意境。
- 沧波:指大海的波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约1070年-约1150年),字德舜,号无问,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乐府诗及词。洪适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渔家傲》是洪适在春季游历江南时创作的,描绘了江边的美丽春景和渔家生活的宁静。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景,还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是一首典型的描绘江南春景的词作。开篇“四月圆荷钱学铸”,点明了时令,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鳞鳞波暖鸳鸯语”描绘水面的波光与鸳鸯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温柔。词中反复出现的燕雏,是春日的象征,生动地描绘出春回大地的景象。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钓丝直上蜻蜓聚”展现了钓鱼的悠闲与宁静,同时蜻蜓的聚集也为诗增添了动态之美。最后,词人以“骑马官人江上驻”收尾,迅速转向人事,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月圆荷钱学铸:时令四月,荷花盛开,形状如同铜钱般圆润,象征春天的富饶。
- 鳞鳞波暖鸳鸯语:水面波光闪烁,鸳鸯的欢叫声温暖而和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无数燕雏来又去:小燕子频繁出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鱼未取:虽然鱼儿还未钓到,透露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钓丝直上蜻蜓聚:钓丝高高垂下,蜻蜓在周围飞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 风弄碧漪摇岛屿:微风吹拂,水波荡漾,岛屿随之摇曳,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动。
- 奇云蘸影千峰舞:云彩在千山之间飘动,仿佛在舞蹈,增加了诗的动感与美感。
- 骑马官人江上驻:骑马的官人在江边停驻,暗示了人世间的纷扰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 天且暮:天色渐暗,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 借舟送过沧波渡:借别人的小舟渡过波涛,象征着对生活流转的无奈与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比作铜钱,形象生动。
- 拟人:风在“弄碧漪”,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奇云蘸影千峰舞”,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江南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燕子: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蜻蜓:代表灵动与轻盈。
- 云彩:象征变幻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鳞鳞波暖”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水面的波光
B. 岛屿的摇曳
C. 小燕子的飞翔
D. 荷花的盛开 -
“骑马官人江上驻”中“官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A. 渔民
B. 官员或贵族
C. 诗人自己
D. 旅客 -
诗中“风弄碧漪摇岛屿”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洪适的《渔家傲》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辛弃疾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国事的忧虑。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