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夏感事》
时间: 2025-01-10 22:15: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夏感事
作者: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
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疏把酒,
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
已卜余年见太平。
圣主不忘初政美,
小儒唯有涕纵横。
白话文翻译:
百花谢尽,绿荫浓密;
朦胧的炉香中,我在晚晴的天气里入睡。
生病已久,才刚起床,随意饮酒;
在这深山中,四月才开始听到黄莺的歌唱。
最近听说皇帝下诏,通行言路;
我已预见到余生会见到太平盛世。
圣主没有忘记当初的美政,
小儒士们只能泪流满面。
注释:
- 百花过尽:指春天已过,花朵凋谢完毕。
- 绿阴成:绿荫浓密,形容夏天的景象。
- 漠漠炉香:形容炉子上香烟缭绕的景象。
- 病起兼旬:经历了十天的病痛才起床。
- 山深四月始闻莺:在山中深处,四月才听到黄莺的叫声。
- 下诏通言路:皇帝下令,打通言论的渠道。
- 已卜余年见太平:预言未来的日子会安定太平。
- 圣主:指皇帝。
- 初政美:指当初施政的美好。
- 小儒唯有涕纵横:小儒士对此只能流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早年便有诗名。陆游一生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北宋灭亡后的南宋时期,政治动荡,民族危机,促使他创作出大量表达爱国情怀的诗篇。
创作背景:
《新夏感事》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陆游对国家未来的沉重思考与爱国情怀在诗中得以体现。诗中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太平盛世的期待。
诗歌鉴赏: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开篇两句“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递出岁月流逝的感慨。随着春花的凋零,夏日的绿阴渐浓,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却又隐隐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病起兼旬疏把酒”则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生病的他在享受片刻安宁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尤其是“山深四月始闻莺”,四月的莺鸣在深山中显得格外珍贵,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后四句转向政治关怀,表达了对皇帝施政的关注与希望。诗人通过“近传下诏通言路”表明了对言论自由的支持,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最后“圣主不忘初政美”则寄托了他对统治者的期望,同时“小儒唯有涕纵横”则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悲哀,诗人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崇高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花过尽绿阴成: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夏天的绿荫逐渐形成。
- 漠漠炉香睡晚晴:香气弥漫,诗人在晴朗的天气中安然入睡。
- 病起兼旬疏把酒: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生病,才刚刚起床,随意地喝酒。
- 山深四月始闻莺:在深山中,四月才开始听到黄莺的歌声,暗示环境的幽静。
- 近传下诏通言路:最近听闻皇帝下达了诏令,允许人们畅所欲言。
- 已卜余年见太平:预见未来的日子会更加安定。
- 圣主不忘初政美:皇帝没有忘记自己施政的初衷与美好。
- 小儒唯有涕纵横:作为小儒士,面对现状只能流泪。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炉香”比喻诗人内心的宁静。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山、莺、香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深沉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绿阴:象征夏天的繁荣与宁静。
- 炉香: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安详。
- 莺: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 圣主:象征国家的治理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百花过尽”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结束?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 A. 直接表述
- B. 通过自然景象
- C. 通过人物对话
- D. 通过历史典故
-
诗中提到的“小儒”是指什么?
- A. 小官员
- B. 小知识分子
- C. 小商人
- D. 小学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同样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两位诗人虽处不同历史时期,但同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