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时间: 2025-01-26 04:39:47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

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

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作者: 岑参 〔唐代〕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
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
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白话文翻译:

在深夜的雪花余晖中,你家月光初现。
酒香弥漫在枕席上,炉火温暖着房间的空气。
晚年时光官场情意淡薄,行军的聚会愈发稀疏。
相逢的时候只剩下醉意,身外的世界一片空虚。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夜:深夜。
  • 雪华:雪花的光辉。
  • 卿家:指王卿的家。
  • 酒香:指酒的香气。
  • :熏陶,弥漫。
  • 炉气:炉子发出的热气。
  • 轩除:指房间的屋檐。
  • 宦情:官场的情感。
  • 剩取醉:只剩下醉酒的乐趣。
  • 空虚:内心的空洞和无奈。

典故解析:

  • 子夜月影的结合,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诗中反映了士兵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尤其在雪夜的氛围中更显得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以豪放壮丽的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军旅生活、边疆风光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岑参参与边疆军务期间,通过描绘在友人家中欢宴的场景,反映了他在外征战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体现了战士在战乱中的无奈与追求欢乐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夜晚雪后的宴饮场景,展现了诗人在边疆军旅生活中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珍惜。首联“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设置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雪花在月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展现了宴会的温馨与欢乐,酒香弥漫、炉火温暖,让人忘却寒冷与孤独。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转向了更为深沉的情感。“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中,诗人感受到官场关系的淡薄与行军生活的单调,晚年的无奈映衬出他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而最后两句“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尽管在友人相聚之时仍感到内心的空虚与孤独,仿佛这种欢乐只是表面的掩饰。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示了欢宴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反映出士兵的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感触颇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夜雪华馀:深夜时分,雪花的余晖仍在闪烁,营造出静谧的环境。
  • 卿家月影初:在王卿的家中,月光开始映照,展现出温馨的氛围。
  • 酒香薰枕席:酒的香气弥漫在席上,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 炉气暖轩除:炉火的气息温暖了房间,形成了一种舒适的环境。
  • 晚岁宦情薄:年岁渐长,官场中的感情变得淡薄。
  • 行军欢宴疏:行军的生活使得欢聚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
  • 相逢剩取醉:相聚时唯有醉酒来消遣。
  • 身外尽空虚:心灵深处却依然感到空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月、酒、炉火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静夜图,映射出温馨与孤独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在友人家中欢宴的情景,表达了在战场上孤独的士兵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深思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寒冷,同时也代表了孤独与清冷的心境。
  • :常常代表着思乡情怀,夜晚的月光照耀下,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
  • :象征着欢聚与短暂的快乐。
  • 炉火:代表着温暖与安全感,暗示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夜雪华馀”中的“华”指的是什么?

    • A) 花
    • B) 光辉
    • C) 雪
    • D) 雾
  2. 诗人通过“晚岁宦情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的热爱
    • B) 对官场关系的失望
    • C) 对未来的期望
    • D) 对家庭的思念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成功
    • D) 友谊

答案:

  1. B) 光辉
  2. B) 对官场关系的失望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塞下曲》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岑参的《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岑参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而王之涣则更多地展现了壮丽的景色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