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
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走进中门,泪水已经湿透了手巾;
庭院里的花儿无人照料,竟然经历了两次春天。
窗帘和帷幕依然如故,只是堂前缺少了一个人。
注释:
- 欲入:想要进入。
- 中门:屋子的正门。
- 泪满巾:眼泪湿透了手巾,表明悲伤的情绪。
- 庭花无主:庭院里的花儿没有主人照顾,象征孤独和凋零。
- 两回春:经历了两个春天,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无情。
- 轩窗帘幕:指窗帘,营造出一种熟悉但又令人感到寂寞的环境。
- 欠一人:少了一个人,表达了强烈的思念和缺失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引用,更多的是通过言情和情感的描写,表达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失去亲人的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生活、政治和社会问题。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苦难,他的诗风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重到毓村宅有感》创作于白居易晚年的一次重访故居之时。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产生了对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进而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欲入中门泪满巾”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浸透了手巾,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还是对曾经温馨生活的追忆。接着提到“庭花无主两回春”,这句蕴含了时间的流逝,春天的轮回却无人与之分享,增添了孤寂的气氛。最后的“只是堂前欠一人”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缺失的那个人仿佛是诗人心中最重要的存在。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厚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入中门泪满巾:
- 诗人想要进入自己熟悉的中门,眼泪却已经湿透了手巾,表明内心的悲伤与思念。
-
庭花无主两回春:
- 庭院中的花儿无人照顾,经历了两个春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境遇。
-
轩窗帘幕皆依旧:
- 窗帘和帷幕依然如故,营造出一种熟悉的环境,但却让人感到更加的寂寞。
-
只是堂前欠一人:
- 诗的结尾点明了缺失感,堂前缺少的那个人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令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泪满巾”和“庭花无主”,形成了一种平衡和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庭花”赋予了“无主”的特性,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深切关怀。
- 象征:庭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窗帘则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孤独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象征着悲伤与怀念。
- 庭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窗帘:象征着曾经的温暖与依旧的孤独。
- 堂前:象征着家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欲入中门泪满巾”的意思是什么? A. 诗人快乐地进入中门
B. 诗人悲伤地想进入中门
C. 诗人忘记了中门
D. 诗人不愿进入中门 -
“庭花无主”这句中的“无主”暗示了什么? A. 花园里有很多人
B. 花园里没有人照顾花
C. 花园里有一个主人
D. 花园里的花都枯萎了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 白居易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平易近人和感性,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历史的沉重感。
-
《重到毓村宅有感》 vs. 《月夜忆舍弟》: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环境的描写,而杜甫则通过更多的叙述展现了对家庭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以上内容为《重到毓村宅有感》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