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待制知越州》
时间: 2025-01-11 05:47: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待制知越州
沧海东边会稽郡,
朱轮远下相臣家。
已同云汉星辰转,
不与监湖风月赊。
越箭抽萌供美茹,
秦山堆翠照高牙,
买臣严助前时贵,
破盗论功未足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张待制即将前往越州的情景。沧海的东边是会稽郡,红色的车轮远远驶向相臣的家。早已像银河中的星辰那样不断变化,不再与监湖的风月相互牵连。越州的箭矢发芽,供给美味的茹菜,秦山的青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辉。买臣的严助曾经荣耀非凡,但如今破盗论功的成就不足以夸耀。
注释
- 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古时地名。
- 朱轮:红色的车轮,表示车辆或出行。
- 云汉:指银河,形容星辰的变化和遥远。
- 监湖:指监湖的风月,可能暗指某一湖泊的景色。
- 越箭:越州的箭,表示越州的出产。
- 美茹:美味的茹菜,指当地特产。
- 买臣:指买臣,历史上为国君所重用的贤士。
- 破盗论功:破获盗贼后讨论功劳,表达对成就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与苏轼、黄庭坚并称。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和感情思绪。
创作背景
《送张待制知越州》写于梅尧臣与张待制之间的友谊,张待制即将任职越州,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此诗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士人对前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承载着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沧海”“朱轮”“云汉”“越箭”等,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深远的景象。开头的“沧海东边会稽郡”设定了地理背景,展示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接着“朱轮远下相臣家”则通过车辆的行驶,隐喻友人即将出发的情景。
“已同云汉星辰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友人即将远行,令人感慨万千。而“不与监湖风月赊”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希望他能拥有美好的前程,而不再受过去的牵绊。
后半部分的“越箭抽萌供美茹”描绘了越州的美好,暗示了友人前往新地方的希望与美好前景。“秦山堆翠照高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而最后两句“买臣严助前时贵,破盗论功未足夸”,则引发对功名与成就的深思,表明了即使有过辉煌也不应自满,激励友人在新任上再创佳绩。
整首诗既有送别的情感,又渗透着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沧海东边会稽郡:指明地理位置,给人以开阔的视野。
- 朱轮远下相臣家:描绘友人即将远行的场景,表达惜别之情。
- 已同云汉星辰转:时光飞逝,友人将踏上新的征程。
- 不与监湖风月赊:希望友人摆脱过去的牵绊,迎接新生活。
- 越箭抽萌供美茹:描绘越州的美好,暗示友人将有好机会。
- 秦山堆翠照高牙:写自然之美,表现出希望和光辉。
- 买臣严助前时贵:提及历史人物,反映对功名的思考。
- 破盗论功未足夸:即使曾经有成就,也不应自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出行比作星辰的变化,意象生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反映出士人对功名与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广阔与远方,表达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 朱轮:代表出行,暗示离别。
- 云汉:象征时空的流逝,反映人生的变化。
- 越箭:代表越州的美好,隐含希望。
- 秦山:象征自然的壮丽,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会稽郡”位于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 D. 福建
-
填空题:诗中“已同云汉星辰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__ -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 A
-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李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别》 - 王维
诗词对比
梅尧臣 vs. 王勃
两位诗人都在送别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感慨,但梅尧臣的诗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而王勃则在送别中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对过往的追忆。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编者: 王国维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 - 李白
- 《梅尧臣诗集》 - 梅尧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