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同前)》
时间: 2025-01-27 04:1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同前)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玉英檀蕊,细意凭君看。
青帝忒多情,费几许春风暗剪。
晓来欹枕,不觉嫩香飘,
披宿雾,启幽窗,不道开初遍。
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
莫遣俗人知,怕毒眼急须遮断。
倚墙压架,娇困卧枝头,
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人用“玉英檀蕊”来形容花朵的娇美,希望能让君子细细品味。诗中提到“青帝”,即春天的神灵,似乎过于多情,让春风悄然剪去花瓣。清晨醒来,躺在枕边,隐约闻到花香,推开窗子,初春的景象让人不知不觉间展开。春天的美好无穷无尽,仿佛蜜蜂和黄莺都来争相占有。然而,诗人却希望这些美好不要被世俗之人所知,生怕被粗俗的眼光所污染。倚靠在墙边,娇嫩的花儿在枝头困倦地卧着,心中烦乱,谁能理解这种心情,就像是一个人心中波动不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英檀蕊:形容花朵美丽,像玉石和檀香一样珍贵。
- 青帝:指春天的神灵,象征春天的气候。
- 嫩香飘:指花香清新、芬芳四溢。
- 俗人:指普通人,带有贬义。
典故解析:
- “青帝”一般指春天的气候和神灵,古人常常将春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特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约1080-约1135),南宋诗人,以词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蓦山溪》是作者在春天写的作品,表现了他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和对人世纷扰的回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诗歌鉴赏:
《蓦山溪》以其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诗的开篇便以“玉英檀蕊”引入,直接吸引读者的注意,随后通过“青帝忒多情”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无情与温柔并存。诗中描绘的“晓来欹枕”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沉醉,似乎在晨曦中轻轻醒来,感受到周围的生机。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又表现出对世俗的警惕,尤其是“莫遣俗人知”的呐喊,反映了他对纯粹美好的渴望与对世俗干扰的抵制。结尾部分的“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则把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体验。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心的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英檀蕊,细意凭君看:以美丽的花朵吸引人的注意,暗示诗人希望别人也能看见这份美。
- 青帝忒多情,费几许春风暗剪:春天的神灵过于多情,让春风悄然剪去花瓣,暗指春天的短暂。
- 晓来欹枕,不觉嫩香飘:清晨醒来,隐约能闻到花香,表现出一种恍惚与陶醉。
- 披宿雾,启幽窗,不道开初遍:推开窗子,初春的景色让人惊讶,暗示春天的生机。
- 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春天的美好吸引了蜜蜂与黄莺,表现出自然生机盎然。
- 莫遣俗人知,怕毒眼急须遮断:希望美好不要被世俗之人知晓,表现出对纯洁的保护。
- 倚墙压架,娇困卧枝头:花儿在枝头困倦地卧着,表现出春天的慵懒。
- 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内心的复杂情感无人知晓,暗示内心的烦乱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玉英檀蕊”,增加了诗的美感。
- 拟人:春天被拟人化为“青帝”,赋予情感。
- 对仗:诗句中形成对仗的结构,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抗拒,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英檀蕊:象征着美丽与珍贵。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温暖。
- 蜂莺: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生不息。
- 宿雾: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帝”指的是? A. 夏天的神灵
B. 春天的神灵
C. 秋天的神灵
D. 冬天的神灵 -
“莫遣俗人知”的意思是: A. 不让普通人知道
B. 不让朋友知道
C. 不让家人知道
D. 不让孩子知道 -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A. 恨
B. 喜爱
C. 忽视
D. 拒绝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描绘春天的作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蓦山溪》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月色与水的交融,而《蓦山溪》则更注重花朵与春风的结合。两者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上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