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祝季通相访》
时间: 2025-01-26 07:3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祝季通相访 王炎 〔宋代〕
一笑掀髯语不休,只鸡斗酒少淹留。 读书未疗一身困,弹剑同怀千岁忧。 乔木拥烟村落冷,西风吹雨稻粱秋。 此中可觅离骚句,跃马重来谿上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笑着掀开胡须,话语不停,只用一只鸡和斗酒招待,希望你不要停留太久。 虽然读书未能解除我一身的困顿,但弹剑时我们共同怀揣着千年的忧愁。 高大的树木环绕着烟雾,村庄显得冷清,西风吹过,雨中的稻谷和粱米迎来了秋天。 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寻找到《离骚》中的诗句,我期待着再次骑马来到这溪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掀髯:掀起胡须,形容说话时的动作。
- 淹留:停留,逗留。
- 弹剑:弹奏剑,古代文人的一种风雅行为,常用来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稻粱:稻谷和粱米,泛指粮食。
- 离骚:古代楚辞的代表作,屈原所作,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典故解析:
- 弹剑:源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垓下弹剑而歌,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字子安,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王炎在乡村隐居时,友人祝季通来访,两人共话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隐居乡村,友人来访,两人共话时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秋景和与友人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读书未疗一身困,弹剑同怀千岁忧”一句,既表达了个人的困顿,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两句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离骚》中忧国忧民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一笑掀髯语不休”描绘了诗人热情欢迎友人的场景,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第二句:“只鸡斗酒少淹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简朴招待,希望友人不要停留太久。
- 第三句:“读书未疗一身困”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困顿,而“弹剑同怀千岁忧”则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第四句: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第五句:“此中可觅离骚句”表达了诗人对《离骚》中忧国忧民情感的共鸣,而“跃马重来谿上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来到溪边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乔木拥烟村落冷”中的“拥烟”,赋予乔木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对仗:如“读书未疗一身困,弹剑同怀千岁忧”中的“读书”与“弹剑”,“未疗”与“同怀”,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和对秋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离骚》中忧国忧民情感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凄凉和变迁。
- 稻粱:稻谷和粱米,象征着丰收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 离骚:古代楚辞的代表作,象征着忧国忧民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弹剑同怀千岁忧”中的“弹剑”源自哪个历史人物的行为? A. 项羽 B. 刘邦 C. 曹操 D. 刘备
-
诗中“此中可觅离骚句”中的“离骚”是谁的作品?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一笑掀髯语不休”中的“掀髯”是什么意思? A. 掀起胡须 B. 放下胡须 C. 抚摸胡须 D. 修剪胡须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喜祝季通相访》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王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炎的《喜祝季通相访》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楚辞选注》:收录了屈原的《离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离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