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
时间: 2025-01-10 23:2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
出仕归来义两全,真从髫龀至华颠。 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 莫与后生论损益,且于见世作神仙。 东都九老誇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
白话文翻译
出仕归来,义理两全,真正从童年到老年。 儒者的冠帽绘成像,成为三位朋友,龟形的佩饰相互辉映,是四位贤人。 不要与年轻人讨论得失,且在现世中成为神仙。 东都的九老夸耀荣华富贵,但不如南豳的德行优先。
注释
- 髫龀:指童年。
- 华颠:指老年。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
- 龟佩:古代官员佩戴的龟形玉佩。
- 东都九老:指东都洛阳的九位老者,历史上以荣华富贵著称。
- 南豳:指邠州,今陕西彬县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字子厚,号东篱,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舜民应邠州守李中散之邀,为纪念三位退休的乡人而作。李中散将这三位乡人的画像挂在邠州学堂,号为“三友堂”,并请张舜民作诗纪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位退休乡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对德行的推崇。诗中“出仕归来义两全”一句,既赞扬了他们出仕时的忠诚,也肯定了他们退休后的清高。“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则通过具象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儒雅和贤德。最后两句“东都九老誇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通过对比,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即使荣华富贵也不如德行高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仕归来义两全:指出仕和归隐都能做到义理两全。
- 真从髫龀至华颠:真正经历了从童年到老年的完整人生。
- 儒冠绘像为三友:儒者的形象被绘成像,成为三位朋友。
- 龟佩相辉是四贤:龟形的佩饰相互辉映,象征四位贤人。
- 莫与后生论损益:不要与年轻人讨论得失。
- 且于见世作神仙:在现世中成为神仙般的存在。
- 东都九老誇荣贵:东都的九位老者夸耀荣华富贵。
- 未比南豳德行先:但不如南豳的德行优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儒冠绘像为三友”,将儒者的形象比喻为朋友。
- 对比:如“东都九老誇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通过对比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推崇德行,认为即使荣华富贵也不如德行高尚。通过描绘三位退休乡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对德行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儒冠:象征儒者的身份和德行。
- 龟佩:象征官员的身份和贤德。
- 东都九老:象征荣华富贵。
- 南豳:象征德行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髫龀”指的是什么? A. 老年 B. 童年 C. 中年 D. 青年
-
“儒冠绘像为三友”中的“三友”指的是什么? A. 三位朋友 B. 三位儒者 C. 三位官员 D. 三位贤人
-
诗中提到的“东都九老”象征什么? A. 德行高尚 B. 荣华富贵 C. 清高隐逸 D. 忠诚正直
答案:
- B. 童年
- B. 三位儒者
- B. 荣华富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八阵图》:通过描绘历史人物,表达对德行的推崇。
- 王维《送别》: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这首诗与杜甫的《八阵图》都通过描绘历史人物,表达对德行的推崇,但张舜民的诗更侧重于对退休乡人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舜民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