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
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
留人住。淡烟微雨。
好个双栖处。
白话文翻译:
在妆台上相遇,轻轻拭去红泪,唱着金缕衣的歌。
心中曾经许下诺言,想一起去吹花。
长久以来喜爱荷花的香气,柳树的颜色映衬着桥边的道路。
留住人儿,恰似淡淡的烟雨,
多么好的一处双宿之所。
注释:
- 妆席:指女儿家打扮的地方,通常是梳妆的桌子。
- 红泪:形容因情感而流下的泪水,象征着忧愁和思念。
- 金缕:指金色的丝线,常用来形容华丽的衣裳。
- 荷香:指荷花的香气,象征着清新与高洁。
- 柳色:柳树的色彩,春天的柳树嫩绿,富有生机。
- 淡烟微雨:指细腻的烟雾和小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双栖处:指双宿双飞的栖息之地,象征着恋爱中的幸福。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妆席相逢”、“吹花”等意象,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荷花和柳树,常见于古代文学中,代表着高洁和柔美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年-1110年),字叔原,号惭愧,北宋著名词人。他因词风婉约细腻而著称,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作品在当时和后世均享有盛誉。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活跃,爱情与自然的融合成为诗词常见主题。此诗或许源于晏几道对某位女子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晏几道的一首经典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恋人间的柔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妆席相逢”开篇,设定了一个温柔而浪漫的场景,描绘出恋人相遇时的情景。随后的“旋匀红泪歌金缕”,将情感与音乐结合,展现出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欲共吹花去”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也暗示了想要共同享受生活的愿望。接下来的“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则用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荷花的香气与柳树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清新又有柔和,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最后一句“好个双栖处”,不仅是对生活理想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生活的向往。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入微,语言清新优美,富有音乐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妆席相逢:词人在化妆的地方与爱人相遇,营造出亲密的氛围。
- 旋匀红泪歌金缕:轻柔拭去红泪,伴随着华丽的歌声,表现出内心的忧愁与美感。
- 意中曾许:曾经心中许下的诺言,暗示着对未来的承诺。
- 欲共吹花去:渴望与爱人一起去享受花香,象征着共同的幸福愿景。
- 长爱荷香:长久以来对荷花清香的喜爱,暗示着对纯洁爱情的向往。
- 柳色殷桥路:柳树的颜色映衬着悠长的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场景。
- 留人住:希望驻留在此地,共享这份美好。
- 淡烟微雨:柔和的烟雾和细雨,增加了诗的意境。
- 好个双栖处: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生活的向往,双栖象征着幸福的伴侣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轻柔的烟雨,暗示其温柔和细腻。
- 拟人:通过“留人住”等词句,赋予了自然景物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例如“荷香”与“柳色”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爱情与自然的结合,表现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与美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妆席: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柔情,代表了浪漫的爱情场景。
- 红泪:象征着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暗示着内心的忧愁。
- 荷香:象征纯洁、高雅的爱情,反映出对理想伴侣的向往。
- 柳色:代表生机与柔美,营造出和谐的自然环境。
- 淡烟微雨:象征着朦胧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妆席相逢”中的“妆席”指什么?
- A) 化妆的地方
- B) 座位
- C) 饭桌
-
诗中“欲共吹花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想要独处
- B) 渴望与爱人共同享受美好
- C) 对生活的厌倦
-
“好个双栖处”中的“双栖”象征着什么?
- A) 单身生活
- B) 理想的爱情生活
- C) 旅行
答案:
- A) 化妆的地方
- B) 渴望与爱人共同享受美好
- B) 理想的爱情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晏几道《点绛唇》与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但晏几道更侧重于自然美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女性的柔情和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