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村舍》

时间: 2025-01-11 23:44:34

茅茨半月雨,客舍四年春。

浪迹乖生业,躬耕愧野人。

云寒仍黯黪,山翠失嶙峋。

桃李晴方赏,家园梦到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莲塘村舍
茅茨半月雨,客舍四年春。
浪迹乖生业,躬耕愧野人。
云寒仍黯黪,山翠失嶙峋。
桃李晴方赏,家园梦到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半个月的细雨中,茅草屋显得格外清新,而我在这客舍中已经度过了四年的春天。漂泊在外,生活与理想相悖,我耕作却感到惭愧,自己不过是个乡野之人。云层寒冷而阴沉,山色苍翠却失去了往日的轮廓。桃花和李花在晴天才好好欣赏,而我对家园的梦境却频频萦绕。

注释:

  • 茅茨:指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客舍:旅馆或客栈,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 :偏离、背离。
  • 躬耕:亲自耕作,强调自身的劳动。
  • 黯黪:形容阴暗、昏沉的样子。
  • 嶙峋:形容山的高峻、险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躬耕愧野人”,可能指的是古代士人向往隐居生活,选择田园耕作的理想,但诗人自觉与这一理想相悖,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伯元是元代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漂泊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莲塘村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乡村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的“茅茨半月雨”勾勒出一种朦胧的乡村景象,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雨水的滋润与乡村的清新。诗人在旅舍中度过四年的时光,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怀念。接下来的“浪迹乖生业”则道出了他作为漂泊者的无奈,生活与理想的背离让他倍感惭愧。

“云寒仍黯黪,山翠失嶙峋”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阴冷的天气与失去轮廓的山景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情绪。最后两句中的“桃李晴方赏,家园梦到频”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乡村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茅茨半月雨”:描写了梅雨季节的乡村情景,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
    • “客舍四年春”:诗人已在此地生活四年,时间似乎在春天的温暖中流逝,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 “浪迹乖生业”:表达了漂泊生活的无奈,理想与现实的背离。
    • “躬耕愧野人”:谦逊地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 “云寒仍黯黪”:形容阴冷的天气,暗示了诗人的内心孤寂。
    • “山翠失嶙峋”:描绘山的轮廓变得模糊,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迷失。
    • “桃李晴方赏”:表明在阳光明媚时才能欣赏的美丽,但这种美好似乎远离了他。
    • “家园梦到频”:频繁出现的家园梦境,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云寒仍黯黪”与“山翠失嶙峋”的对仗,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茅茨:象征着乡村的朴素与自然。
  • :寓意着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 桃李: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代表着自然的伟岸与诗人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客舍四年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朋友的思念
  2. “云寒仍黯黪”中“黯黪”一词的意思是:

    • A. 明亮
    • B. 阴暗
    • C. 清晰
    • D. 干燥
  3. 诗中提及的“桃李”代表了什么?

    • A. 乡村的贫穷
    • B. 生活的美好
    • C. 诗人的孤独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莲塘村舍》: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夜晚的寂静与思绪的缠绵,而《莲塘村舍》则关注乡村的生活与漂泊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