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3:49:49

蚤作逢人日,客途难自舒。

四方戎马地,一宿野人居。

翠小梅初缀,金匀柳尚疏。

阴暝望开霁,世运定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二
作者:黎伯元

蚤作逢人日,客途难自舒。
四方戎马地,一宿野人居。
翠小梅初缀,金匀柳尚疏。
阴暝望开霁,世运定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早在今天这个人日,我就遇到旅途的艰难。四方都是战乱之地,我只能暂时在野外的民居中寄宿。翠绿的小梅花刚刚开出花苞,金色的柳条还显得稀疏。阴暗的天色中,希望能够看到天晴的景象,而世事的运势又将如何变化呢?

注释

  • 蚤作:早早地。
  • 逢人日:人日,即每年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 客途:旅途。
  • 戎马地:战乱的地方。
  • 一宿:过一夜。
  • 野人居:乡野中的人家。
  • 翠小梅:青翠的小梅花。
  • 金匀柳:金色的柳树。
  • 阴暝:阴暗的天气。
  • :天晴。
  • 世运:世事的运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伯元,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反映当时战乱的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战乱之中,心中感慨万千。诗中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二》是一首反映人间苦难与自然景象交织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遇到的艰难困苦,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关切与无奈。开头两句以“蚤作逢人日,客途难自舒”引入,既是对节日的叹息,也是对自己身处困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四方戎马地,一宿野人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不安与不适,令人感受到战乱的压迫感。

在自然描写上,“翠小梅初缀,金匀柳尚疏”则通过对梅花和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暗示着这种生机在战乱中显得脆弱。最后两句“阴暝望开霁,世运定何如”则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思索,诗人希望看到天晴的那一天,但心中却难以预测世事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对人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深沉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蚤作逢人日,客途难自舒:诗人早早在节日这天遇到旅途的艰难,表达了对节日的无奈与旅途的辛苦。
  2. 四方戎马地,一宿野人居:四处都是战争,诗人只能在乡间的民居里暂住,展示了社会的动荡。
  3. 翠小梅初缀,金匀柳尚疏:春天的梅花刚刚开出,柳树的枝条还显得稀疏,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脆弱。
  4. 阴暝望开霁,世运定何如:在阴暗的天气中,诗人期待天晴,但对未来的社会运势却感到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翠小梅”和“金匀柳”形成对比。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世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表达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在战乱中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世的敏感与关怀。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尽管环境艰难,仍然勇于绽放。
  • 柳树:象征柔韧与适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阴暗:象征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人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元宵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 D) 正月初七
  2. 诗人在哪里寄宿?

    • A) 酒店
    • B) 野人居
    • C) 朋友家
    • D) 寺庙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 A) 梅花和柳树
    • B) 竹子和松树
    • C) 玫瑰和菊花
    • D) 苹果树和橙子树

答案

  1. D) 正月初七
  2. B) 野人居
  3. A) 梅花和柳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山中送别》: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诗均反映了战乱中的苦难,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二》更关注个人的旅途艰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唐诗宋词元曲全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