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秋晓》

时间: 2025-01-11 23:48:40

一榜科名萃此门,当时盛事诧衣冠。

文章尔雅向歆上,标致风流晋流间。

泪洒铜驼已荆棘,眼看华屋又邱山。

贞元朝士今谁在,些罢招魂泪雨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榜科名萃此门,当时盛事诧衣冠。
文章尔雅向歆上,标致风流晋流间。
泪洒铜驼已荆棘,眼看华屋又邱山。
贞元朝士今谁在,些罢招魂泪雨漫。

白话文翻译

这张榜单上的科举名字汇聚在这里,当年这一盛事让人惊讶于衣冠的华丽。
文章优雅地传到向歆那里,风流才子在晋流之间标新立异。
泪水洒落在铜驼上,已如荆棘般刺痛,眼前华丽的房屋与山丘交错。
贞元时期的士人如今都在哪里呢?这一切已是徒然,招魂的泪水如雨般飘洒。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科举考试的榜单。
  • 科名: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名字。
  • 衣冠:指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和帽子,象征身份。
  • 尔雅:形容文章的文采典雅。
  • 向歆:古代的著名文学家,代表了高雅的文学风范。
  • 铜驼:指铜驼山,古代的地名,象征着悲伤的地方。
  • 贞元朝:唐代的一个年号,指那个时期的士人。

典故解析

  • 铜驼:铜驼山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士人失意后的悲伤与无奈。
  • 贞元朝:是唐代的一段辉煌时期,诗人提到此,意在感慨时代的变迁和士人的落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伯元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多以感怀时事、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善于用典,语言典雅。

创作背景
《挽赵秋晓》是黎伯元为悼念友人赵秋晓而作,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赵秋晓》通过对科举盛事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认知与感慨。开头提到“榜”和“衣冠”,寓意着士人们通过科举考试所取得的荣耀与地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逝者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思考。诗中通过“泪洒铜驼”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铜驼不仅是地理名词,更承载了诗人的情感,象征着失落与忧伤。在最后一句“贞元朝士今谁在”中,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昔日的风流才子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感慨与泪水,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今的落寞,诗人不仅在悼念逝者,更在反思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出他对生命和时间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榜科名萃此门:科举榜单上的名字汇聚在这扇门前,暗示着过去辉煌的盛况。
  • 当时盛事诧衣冠:当年的盛况让人惊叹,衣服和帽子都显得格外华丽。
  • 文章尔雅向歆上:优雅的文章传递到了向歆的作品中,显示了才子们的风流。
  • 标致风流晋流间:那些风流人物在文学圈中独树一帜。
  • 泪洒铜驼已荆棘:泪水洒落在铜驼,象征着对逝者的悲痛。
  • 眼看华屋又邱山:眼前的华丽房屋与山丘交错,暗示着世事的变化与无常。
  • 贞元朝士今谁在:感叹贞元时期的士人如今都已不在,令人唏嘘。
  • 些罢招魂泪雨漫:最后一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泪水如雨般涌出。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比喻:将泪水比作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意象:铜驼、华屋、邱山等意象交织,带出深沉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哀悼为主线,表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引发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出一种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驼:象征着士人的悲伤与失落。
  • 华屋:代表着富贵与荣耀。
  • 泪水:象征着思念与悲痛。
  • 衣冠:象征着士人的地位与身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榜科名萃此门”中的“榜”指的是什么?
    A. 书法作品
    B. 科举榜单
    C. 诗歌集

  2. “泪洒铜驼已荆棘”中的“铜驼”象征什么?
    A. 荣耀
    B. 悲伤
    C. 富贵

  3. 诗中提到的“贞元朝士”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士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白居易《长恨歌》: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对比

  • 《挽赵秋晓》与杜甫《月夜忆舍弟》的主题均为思念与怀念,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亲情,而黎伯元则关注社会风气的变化与士人的命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均展现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挽赵秋晓》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