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颂》

时间: 2025-01-24 10:48:49

有生必有灭,无庵无可说。

踢倒玉崑崙,夜半红日出。

意思解释

自颂

作者: 孟珙 〔宋代〕

原文展示:

有生必有灭,无庵无可说。
踢倒玉崑崙,夜半红日出。


白话文翻译:

有生命的事物必然会有死亡,无法归于任何安宁之地,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就像踢倒了崇高的玉崑崙,在夜深人静时红日从地平线上升起。


注释:

  • 有生必有灭:指生命的存在必然伴随着死亡。
  • 无庵无可说:无处归宿,无话可说,意指一种无奈与孤独。
  • 踢倒玉崑崙:玉崑崙为传说中高山,象征着崇高与尊严,踢倒则意味着对其的否定或反抗。
  • 夜半红日出:象征着希望与重生,夜深时分红日升起,寓意在绝望中也能迎来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珙(生卒年不详),字希声,号穀溪,出生于宋代,字、号和其作品风格较为隽永。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作品有着深刻的意蕴。

创作背景:
《自颂》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变化多端,文人对人生的思考愈发深入。孟珙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在无安宁的境地中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诗歌鉴赏:

孟珙在《自颂》中运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生与死的哲学命题。诗的前两句以“有生必有灭”开篇,直接揭示了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无奈感。后半部分通过“踢倒玉崑崙”这一意象,传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与反叛,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既有规则的挑战。而“夜半红日出”则在此背景下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希望的复苏与新生。这样的对比使整首诗在沉重的哲思中又流露出一线光明,显示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渴望。

孟珙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简单却深邃的语言,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也有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生必有灭:这句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强调生与死是自然法则,反映出一种宿命论的思想。
  • 无庵无可说:表达了对生命现状的无奈,无法找到安宁之处,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苦闷。
  • 踢倒玉崑崙:象征对高尚理想和传统价值的质疑,表现出一种反叛精神。
  • 夜半红日出:暗示在绝望的时刻,总有希望的光芒出现,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命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有生必有灭”与“无庵无可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象征:玉崑崙象征崇高的理想,红日则象征希望与新生。
  • 比喻:将生命与自然现象相联系,使得哲理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光明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与灭:生代表着希望与成长,灭则象征着结束与消逝。
  • 玉崑崙:象征崇高、尊严与传统价值观的象征。
  • 红日: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光明,代表着新生与重生。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通过相互对照,传达出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有生必有灭”是什么意思?
    A. 生命是永恒的
    B. 生命必然会结束
    C. 生命可以被延续
    D. 生命没有意义

  2. “踢倒玉崑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传统的反叛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未来的迷茫

  3. “夜半红日出”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绝望的开始
    C. 希望与新生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孟珙的《自颂》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但孟珙更注重希望的呈现,而杜甫则多表现出对失落的感慨。这种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命观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诗词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