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商山》

时间: 2025-01-10 18:30:27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

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

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

一枝甘已失,辜负故园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次商山
作者: 赵嘏 〔唐代〕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
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
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
一枝甘已失,辜负故园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于山水之间,却无处可问路。高耸的悬崖似乎让马车无法通行,而芳香的树木似乎在试图留住游人。每到日暮,猿猴和鸟儿陪伴着我,想起昔日京城的喧嚣与繁华。如今只剩下一根甘蔗已然失去,辜负了故乡的春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役役:形容忙碌或奔波的样子。
  • 依:依靠、依偎。
  • 问津:询问渡口,指寻找道路。
  • 断崖:陡峭的悬崖,无法攀登。
  • 芳树:芳香的树木,象征自然美。
  • 日夕:日落与黄昏,指时间的流逝。
  • 猿鸟:猿猴和鸟类,代表自然的陪伴。
  • 京洛:京城与洛阳,象征繁华的都市。
  • 甘已:甘蔗,象征丰收的果实,失去象征着遗憾。
  • 辜负:辜负、辜负了,表示未能实现期待。

典故解析
“京洛尘”提到的“京”和“洛”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城市,象征着繁华与文明,而“芳树”、“猿鸟”则是自然界的象征,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与旅途,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嘏旅途中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融合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对都市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旅次商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役役依山水”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紧接着“何曾似问津”则渗透出一种孤独与迷茫。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用“断崖如避马”展现了旅途的艰难,而“芳树欲留人”则传达出自然对人的温情与吸引。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日夕猿鸟伴”表现了自然界的陪伴与孤独感,营造出一种对比,随之而来的“古今京洛尘”则让人联想到繁华与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最后“一枝甘已失”使得全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园春天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役役依山水:形容在山水之间奔波忙碌,生活的艰辛感受。
  2. 何曾似问津: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却无法找到方向。
  3. 断崖如避马:高耸的悬崖阻挡了前行的道路,象征着困难。
  4. 芳树欲留人:美丽的树木似乎在邀请人们停留,体现自然的魅力。
  5. 日夕猿鸟伴:黄昏时分,猿猴和鸟儿陪伴着,增添了孤独的气氛。
  6. 古今京洛尘:思绪回到繁华的京城与洛阳,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7. 一枝甘已失:用甘蔗象征美好的事物,暗示失去的遗憾。
  8. 辜负故园春:对故乡春天的失落感,情感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芳树”比作自然的陪伴,体现出自然之美。
  • 对仗:如“日夕猿鸟伴”与“古今京洛尘”,形成美妙的音韵效果。
  • 拟人:芳树“欲留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旅途。
  • 断崖:象征生命中的障碍与挑战。
  • 芳树:象征自然的温暖与人类的向往。
  • 猿鸟:代表自然界的生机与陪伴。
  • 京洛:象征繁华与人间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役役依山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愉悦

  2. “芳树欲留人”中的“芳树”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然的美
    C. 财富

  3. 诗人对“京洛尘”的思考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繁华的反思与怀念
    C. 对战乱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旅次商山》和《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旅次商山》更侧重于自然的美,而《春望》则深刻反映了时局的动荡与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为《旅次商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