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济翁惠诗
杨万里 〔宋代〕
语妙浑忘夜,杯行未厌频。
平生憎俗子,胜处要吾人。
巳结诗中社,仍居族里亲。
酒边不著句,何许见天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饮酒作诗时的愉悦与对世俗的厌恶。诗人在酒杯间畅谈,忘却了夜色的沉寂,饮酒的乐趣令他流连忘返。他一生以来都对那些世俗的人感到厌恶,认为他们的存在与自己的高雅风格有很大的差距。他已经在诗社中结交了朋友,但仍然与家族中的亲人保持着联系。在酒桌旁,诗人无法写出诗句,这样的状态使他感到失去了纯真和洒脱。
注释
- 语妙:指言辞的巧妙和生动。
- 浑:形容忘却、沉醉的状态。
- 杯行:指饮酒的过程。
- 俗子:指庸俗之人。
- 胜处:指高雅的地方或境界。
- 巳结:已然结成。
- 社:指诗社。
- 酒边:指饮酒的场合。
- 不著句:指无法写出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和济翁惠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他与友人饮酒作诗的时刻。此时的他已经在诗社中有一定的声望,对世俗的看法更为深刻,诗中流露出他对庸俗生活的反感与对高雅追求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开头两句“语妙浑忘夜,杯行未厌频”描绘了诗人和友人畅快饮酒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忘却了夜的沉寂,沉浸在酒的欢愉之中。然而,接下来的“平生憎俗子,胜处要吾人”则转入对世俗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庸俗之人的厌恶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既有欢愉也有孤独。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巳结诗中社,仍居族里亲”,显示了诗人在社交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但在酒边却“不得句”,使他感受到对纯真创作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隐藏着对人生和艺术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语妙浑忘夜:言辞生动,因而忘却夜的存在,表现出诗人沉醉于酒中的状态。
- 杯行未厌频:饮酒的过程仍然乐在其中,显示出诗人对饮酒的热爱。
- 平生憎俗子:一生以来对庸俗之人的厌恶,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感。
- 胜处要吾人:追求高雅的境地,强调对自身价值的坚持。
- 巳结诗中社:已然与诗友结成诗社,表明诗人的社交圈。
- 仍居族里亲:与家族亲人保持联系,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
- 酒边不著句:在酒桌旁无法写出诗句,表达了创作的灵感与自由的制约。
- 何许见天真:感叹失去纯真,反映出对创作状态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语妙浑忘夜,杯行未厌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饮酒比作一种忘却世俗的状态,增强了诗的意象。
- 反语:通过“酒边不著句”,反映出在欢愉中失去创作灵感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饮酒作诗的乐趣与对世俗的厌恶,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与对艺术创作的渴望,显现出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着快乐、自由和人际交往。
- 夜: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时间。
- 诗社:象征着文人之间的友谊与追求高雅艺术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酒边不著句”是什么意思?
- A. 酒后写不出诗句
- B. 酒边有很多诗句
- C. 酒后更加清醒
-
诗人对“俗子”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厌恶
- C. 无所谓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饮酒的热爱
- B. 对世俗的批判
- C. 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和济翁惠诗》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但杨万里更强调对世俗的批判,而李白则表现出孤独与自由的豪情。
粗略解读
杨万里的作品着重在对社会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虽同为饮酒作诗的主题,但情感基调与艺术追求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