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渭夫》

时间: 2025-01-10 22:06:30

自愧材猷不足观,独于忠义死能干。

于陵风雨谁思汉,万里腥膻谁报韩。

眼到北盟常揾血,话残南渡欲冲冠。

如何一代多人杰,稽首称藩鼻不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愧材猷不足观,独于忠义死能干。
于陵风雨谁思汉,万里腥膻谁报韩。
眼到北盟常揾血,话残南渡欲冲冠。
如何一代多人杰,稽首称藩鼻不酸。

白话文翻译:

自觉才能和见识不够,唯有忠诚和义气才能让我有所作为。
在风雨中,谁还会想到汉朝的兴衰?在千里之外的腥膻之地,谁来报答韩信的功绩?
看北方的盟约,心中总感到血腥,谈到南渡的事迹,真想为之冲冠一怒。
难道在这一代中,众多杰出的人物,只有我对他们的尊敬没有丝毫的怨恨?

注释:

字词注释:

  • 材猷:指才华和见识。
  • 忠义:指忠诚和正义。
  • 于陵:指汉朝的覆灭。
  • 腥膻:形容战争的血腥气味。
  • 北盟:指北方的结盟。
  • 南渡:指南方的逃亡或迁徙。
  • 稽首:表示敬仰或尊重。

典故解析:

  • 汉朝兴衰:历史上汉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其衰亡与风雨变迁关系密切。
  • 韩信:西汉名将,以智谋著称,曾为刘邦打下江山,后被封为楚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忠诚与豪情,富含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忠义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杨渭夫》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历史感的诗作。诗中,华岳通过对自身才能的自省,表现出对忠义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自愧才华不足,却又强调忠义的重要性,说明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忠诚和正义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品质。诗中提到的汉朝与韩信,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北盟与南渡,体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他用“欲冲冠”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重,表明即便身处逆境,心中依然充满激情与理想。最后一句“稽首称藩鼻不酸”,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伟大结合,流露出对当代杰出人物的尊重与钦佩。

整首诗在情感上激昂,历史感深厚,既有个人的反思,也有对大时代的感慨,体现了华岳作为诗人的深刻思考与激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愧材猷不足观:自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见识不值得他人关注。
  2. 独于忠义死能干:唯有忠诚和义气能让我有所作为。
  3. 于陵风雨谁思汉:在风雨中,谁还会想到汉朝的兴衰?
  4. 万里腥膻谁报韩:在千里之外的腥膻之地,谁来报答韩信的功绩?
  5. 眼到北盟常揾血:看到北方的盟约,心中总感到血腥。
  6. 话残南渡欲冲冠:谈到南渡的事迹,真想为之冲冠一怒。
  7. 如何一代多人杰:难道在这一代中,众多杰出的人物。
  8. 稽首称藩鼻不酸:只有我对他们的尊敬没有丝毫的怨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忠义死能干”与“风雨谁思汉”的对仗。
  • 比喻:用“腥膻”形容战争的残酷与悲惨,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义精神的赞美与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忠义:象征着正直与牺牲精神。
  • 风雨:象征着动荡和不安的时代。
  • 腥膻:象征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忠义”指的是什么?

    • A. 忍耐与隐忍
    • B. 忠诚和正义
    • C. 财富与名利
  2. 诗中提到的韩信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 A. 唐朝
    • B. 明朝
    • C. 汉朝
  3. “欲冲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懊悔
    • B. 愤怒与激昂
    • C. 安静与沉思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华岳的《寄杨渭夫》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忠义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中更多地体现出悲伤与失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研究》
  • 《华岳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