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南寺 其六》

时间: 2025-01-10 23:22:45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白话文翻译

向东走去时,心中愁苦,想要攀登岩石;向西走来时,心中畏惧,渡过桥梁。碧绿的潭水仿佛在考验我,白色的塔楼却无奈地在呼唤我。乡野的馈赠让我感到惭愧,村庄的酒水则抚慰了我孤寂的心情。路途尽头,斧头和锯子都无法再使用,唯有松树和桂花高耸入云。

注释

  • 东去:向东行走。
  • 愁攀石:心中愁苦,想要攀登岩石。
  • 怯渡桥:心中畏惧,过桥时感到害怕。
  • 碧潭:指清澈的潭水。
  • 白塔:指白色的塔楼,象征一种向往或召唤。
  • 野馈:乡野的馈赠,指自然的食物或美景。
  • 微薄:微小,薄弱,表示自谦。
  • 村沽:村庄里的酒水。
  • 寂寥:孤独,寂静。
  • 路穷:道路到尽头。
  • 斤斧绝:斧头和锯子无法再使用。
  • 松桂:指松树和桂花,象征高洁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游历南寺期间,表达了他在路途中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理解与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南寺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生哲思的思考。开篇的“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面临的心理困境,既有对自然的向往,也有对未知的畏惧,表现出对人生道路的复杂感受。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中,碧潭的清澈和白塔的高远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作者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随后的“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表达了作者在自然馈赠和人间烟火之间的感慨,乡村的简单生活虽然微薄,却能抚慰他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揭示了人生的尽头和理想的追求。路途的尽头象征着一种极限,而松树和桂花的高耸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无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去愁攀石:向东行走时,心中感到愁苦,想要攀登岩石。
  2. 西来怯渡桥:从西方走来时,心中感到畏惧,渡过桥梁。
  3. 碧潭如见试:清澈的潭水仿佛在考验我。
  4. 白塔苦相招:白色的塔楼在苦苦地召唤我。
  5. 野馈惭微薄:乡野的馈赠让我感到惭愧,微薄的礼物。
  6. 村沽慰寂寥:村庄的酒水则抚慰了我孤寂的心情。
  7. 路穷斤斧绝:道路到尽头,斧头和锯子无法再使用。
  8. 松桂得干霄:唯有松树和桂花高耸入云,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潭和白塔象征人生的考验与理想。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孤独与慰藉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潭: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 白塔:象征理想与梦想的遥不可及。
  • 松桂:象征高洁与追求,代表理想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潭”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困境
    • B. 理想的追求
    • C. 乡村的生活
  2. “路穷斤斧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理想的达成
    • C. 追求的无尽
  3. 诗中提到的“白塔”是如何象征的?

    • A. 乡村的宁静
    • B. 理想的遥远
    • C. 生活的简单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加沉重,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无奈,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