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叠》

时间: 2025-04-27 22:54:50

典刑堪受百花朝,风致宜为万世标。

齧雪节刚难屈膝,拈花妙法愿埋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叠
刘克庄

典刑堪受百花朝,
风致宜为万世标。
齧雪节刚难屈膝,
拈花妙法愿埋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花卉美丽和风雅的赞美,诗人认为典雅的举止和风姿应当成为后世的楷模。虽然面对严寒的雪花,依旧坚韧不屈,愿意以拈花的方式将花的美丽和智慧深埋于心,传承下去。

注释:

  • 典刑:指的是典雅的举止和风度。
  • 百花朝:形容百花盛开的美好时刻。
  • 风致:风采、气质。
  • 齧雪:比喻在寒冷的冬天中仍然保持坚韧的精神。
  • 拈花妙法:指的是一种品味花卉的高雅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晚号天涯,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刘克庄的诗词风格独特,常蕴含哲理,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四叠》以典雅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生态度的坚韧。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典刑堪受百花朝”引入,表达了对花卉盛开的赞美,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风致宜为万世标”则提出了对风雅之道的追求,希望后人能够效仿这种优雅的风采。

接下来的“齧雪节刚难屈膝”,则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在严寒中保持不屈的精神。诗人以“齧雪”形容自己在困境中的坚韧,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拈花妙法愿埋腰”,用拈花的细致与优雅,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热爱,愿意将这种美好深埋于心,传承给后世。

整首诗以细腻的风格,结合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典刑堪受百花朝:赞美花卉的盛开,意指优雅的风度应当被后人效仿。
  2. 风致宜为万世标:理想的气质应成为世人的标杆。
  3. 齧雪节刚难屈膝:在冰雪的严寒中,仍然坚韧不屈。
  4. 拈花妙法愿埋腰:愿意以品味花卉的细致态度生活,并将这种美好存于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齧雪”比作在严寒中不屈的精神。
  • 拟人:花卉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优雅与美好。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花卉之美的赞美与对风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困境中保持坚韧精神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和优雅。
  • :代表艰难的环境和不屈的精神。
  • :暗示内心的深藏与传承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典刑”指的是什么? A. 典雅的举止
    B. 典故
    C. 刑罚
    答案:A

  2. “齧雪节刚难屈膝”中“齧雪”意指: A. 喜欢雪
    B. 面对困难的坚韧
    C. 冬天的美景
    答案:B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美食
    B. 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C. 对国家的忧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四叠》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看到两者都在描绘自然之美,但刘克庄更注重于内心的坚韧与风雅的态度,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