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顶山寺清上人》

时间: 2025-01-11 06:16:08

杯渡前溪见水源,偶来佩芷服兰荪。

香台犹带山窗影,经卷长依松树根。

云起晴峰还有触,雪消春野不留痕。

倏然我已忘言说,翠竹黄花自满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顶山寺清上人 倪瓒 〔元代〕

杯渡前溪见水源,偶来佩芷服兰荪。 香台犹带山窗影,经卷长依松树根。 云起晴峰还有触,雪消春野不留痕。 倏然我已忘言说,翠竹黄花自满园。

白话文翻译

我像杯渡禅师一样渡过前溪,见到了水源,偶然来到这里,佩戴着芷草,穿着兰荪。 香台依然带着山窗的影子,经卷长久地依偎在松树的根部。 云起时,晴朗的山峰还有触感,雪消后,春天的原野不留痕迹。 突然间,我已经忘记了言语,翠竹和黄花自在地满园。

注释

  • 杯渡:指南朝宋时期的杯渡禅师,以其神奇的渡水能力著称。
  • 佩芷服兰荪:佩戴芷草,穿着兰荪,形容清雅脱俗。
  • 香台:指佛寺中的香炉或供奉佛像的台座。
  • 经卷:指佛经。
  • 晴峰:晴朗的山峰。
  • 雪消春野:雪融化后的春野。
  • 翠竹黄花:翠绿的竹子和黄色的花,象征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著名诗人,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尤以山水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倪瓒为悼念顶山寺的清上人而作。清上人可能是倪瓒的朋友或师长,诗中表达了对清上人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寺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清上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中“杯渡前溪见水源”一句,借用杯渡禅师的典故,暗示诗人对清上人的敬仰。“香台犹带山窗影,经卷长依松树根”描绘了寺庙的静谧和清上人的修行生活。“云起晴峰还有触,雪消春野不留痕”则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以及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倏然我已忘言说,翠竹黄花自满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陶醉,以及对清上人的无尽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杯渡前溪见水源:借用杯渡禅师的典故,暗示诗人对清上人的敬仰。
  2. 偶来佩芷服兰荪:形容诗人清雅脱俗的形象。
  3. 香台犹带山窗影:描绘寺庙的静谧环境。
  4. 经卷长依松树根:形容清上人的修行生活。
  5. 云起晴峰还有触:表达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6. 雪消春野不留痕:形容自然界的无常和美丽。
  7. 倏然我已忘言说: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陶醉。
  8. 翠竹黄花自满园:描绘自然之美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借代:如“杯渡”借代禅师,“香台”借代寺庙。
  • 拟人:如“云起晴峰还有触”赋予云和山峰以人的触感。
  • 对仗:如“香台犹带山窗影,经卷长依松树根”。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清上人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寺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清上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陶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杯渡:禅师的典故,象征敬仰。
  • 香台:寺庙的静谧环境。
  • 经卷:清上人的修行生活。
  • 云起晴峰: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 雪消春野:自然界的无常和美丽。
  • 翠竹黄花:自然之美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杯渡前溪见水源”借用了哪个禅师的典故?

    • A. 慧能禅师
    • B. 杯渡禅师
    • C. 达摩禅师
    • D. 弘忍禅师
  2. 诗中“香台犹带山窗影”描绘的是什么环境?

    • A. 山野
    • B. 寺庙
    • C. 城市
    • D. 田园
  3. 诗中“倏然我已忘言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陶醉
    • C. 愤怒
    • D. 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物,表达隐逸之情。
  • 杜甫《望岳》:描绘山岳之美,表达对自然的赞叹。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倪瓒《悼顶山寺清上人》:两者都描绘自然景物,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隐逸之情,而倪瓒的诗则表达对清上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