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风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剩暑迟旋旆,新风急解纷。
白翻荞处雪,黄摆稻中云。
动地休多怒,披襟且一欣。
长松十里径,树树供清闻。
白话文翻译:
剩下的暑气慢慢消散,新的风吹来,迅速驱散了纷乱的气息。
白色的荞麦花像雪一样翻滚,稻田中的稻穗随风摇曳,仿佛云彩在飘动。
大地上请不要多发怒,敞开衣襟,享受这一刻的欢愉。
长长的松树小径延伸十里,树木的气息清新而怡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剩暑:剩余的暑气。
- 旋旆:旋转的旗帜,形容风势的强劲。
- 急解纷:迅速驱散纷乱。
- 白翻荞处雪:白色的荞麦花在风中翻动,像雪一样。
- 黄摆稻中云:稻田中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像云朵一样飘动。
- 动地休多怒:大地请不要多发怒,意指要心平气和。
- 披襟且一欣:敞开衣襟,放松心情,去享受当下的快乐。
- 长松十里径:长长的松树小径延伸了十里。
- 树树供清闻:每一棵树都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晓风》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晓风》是一首描写秋季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息。首联“剩暑迟旋旆,新风急解纷”,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剩余的暑气逐渐消散,新风的到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暗示着生活的重新开始和希望的到来。接下来的意象“白翻荞处雪,黄摆稻中云”,通过荞麦花的白色与稻穗的金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欣赏。诗中的“动地休多怒,披襟且一欣”更是体现了诗人希望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最后的“长松十里径,树树供清闻”则以长松小径作为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清新的感受。全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剩暑迟旋旆:描绘了炎热的夏季渐渐退去,迎来了清凉的秋风。
- 新风急解纷:新的风吹来,迅速驱散了夏季的烦闷和杂乱。
- 白翻荞处雪:荞麦花盛开,颜色洁白如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美丽。
- 黄摆稻中云:稻田中的稻穗随风摇曳,展现了丰收的景象。
- 动地休多怒:对自然的呼唤,希望人们心平气和。
- 披襟且一欣:鼓励人们放宽心胸,享受生活的美好。
- 长松十里径:长松树旁的小径延伸,象征着宁静与悠远。
- 树树供清闻:树木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身心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荞麦花比作雪,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新风被形象化为能“解纷”的存在,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秋季的清新和宁静,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剩暑:象征着过去与过去的烦恼。
- 新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荞麦花:象征着纯洁、恬静的自然之美。
- 稻穗: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长松:象征着坚定与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剩暑迟旋旆”中的“剩暑”指什么?
A. 夏天的热气
B. 秋天的凉风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A -
诗中“白翻荞处雪”中的“白”指代什么?
A. 雪
B. 荞麦花
C. 云
答案:B -
诗人希望人们在大地上如何?
A. 多发怒
B. 心平气和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晓风》更注重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和细腻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