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琼校书》

时间: 2025-01-10 19:32:14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韦琼校书
贾岛 〔唐代〕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
宾佐(指韦琼)一同回归朝廷,此行让我心系江汉。
在阙下(皇宫)离别,前往山阴的路途。
孤独的岛屿在寒潮中消失,空旷的城池在夜雨中滴落。
如果去邪溪旁的寺庙,秋色又能与谁共同寻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宾佐:指随侍者或助手,这里指韦琼。
  • :谒见、拜访,这里指回朝觐见皇帝。
  • :指皇宫的门阙。
  • 山阴:指山的阴面,通常是幽静之地。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寒沫:寒冷的水波。
  • 空城:空无一人的城市。
  • 滴夜霖:夜间的细雨滴落。
  • 若邪:指某个地方,可能是邪溪的名字。
  • 秋色:秋天的景色。

典故解析:

  • 江汉:江汉指长江和汉江,象征着广阔的水域,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山阴:古人常常隐居于山阴之地,象征着归隐与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诗人,以其严谨的作诗风格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与王维、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贾岛生于动荡的时代,其诗多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贾岛送别友人韦琼之际,表达了对于友人归朝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在离别的时刻,诗人以江汉的水域和山阴的景致来寄托情感,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送韦琼校书》以典雅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贾岛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中,诗人用“江汉”这样广阔的意象,暗示了他心中复杂的思绪与情感。江汉象征着无尽的相思与江水般的情感流淌,暗示离别的悲伤。

接下来的“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不仅在阙下目送友人远去,还将道路描绘为通向山阴,暗示着一种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此处的山阴更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呼应。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描绘了自然景色中的孤独与寂寞。孤屿的寒沫与空城的夜雨,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似乎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契合。最后一句“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则表示了诗人对秋色的感叹与对寻觅之人的渴望,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贾岛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描述了韦琼回朝的行程,诗人心中思念江汉,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

  2.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离别的场景在阙下,前往的方向是山阴,暗示着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3.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描绘了自然中的孤独感,寒冷的小岛与空城的细雨相呼应,营造出寂寞的氛围。

  4.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叹,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汉等同于思念的感受。
  • 拟人:空城的夜雨如同在滴落诗人的思念。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展现出诗人精妙的语言运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孤独的感悟,情感深邃而细腻,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汉:象征思念与怀念。
  • 孤屿:代表孤独与寂寞。
  • 空城:暗示失落与空虚。
  • 秋色:象征变迁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宾佐”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随侍者
    C. 皇帝
    D. 诗人自己

  2. “孤屿消寒沫”中“寒沫”是指什么?
    A. 热水
    B. 冷水的波浪
    C. 雪
    D. 风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风光
    B. 友谊与离别
    C. 战争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送别,表达思念之情。
  • 李白《送友人》:抒发离别情感,风格清新。

诗词对比:

  • 贾岛与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但贾岛的风格更显孤独与内省,而王维则更具开阔与洒脱。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贾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