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时间: 2025-01-10 19:3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西岳镇皇京,中峰入太清。
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
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
轩游会神处,汉幸望仙情。
旧庙青林古,新碑绿字生。
群臣原封岱,还驾勒鸿名。
白话文翻译:
西岳作为皇都的屏障,中峰直入高空的太清。
玉制的车驾在重峦中呼应,缇骑在薄云中迎接。
晴朗的日头高悬,寒冷的天空似乎被削成一片。
在游览和神仙聚会的地方,汉朝的幸运令人向往。
古老的庙宇在青翠的林中,新的碑文上写着绿字。
群臣在岱岳下原封不动,驾车时刻刻印着皇名。
注释:
- 西岳:指华山,五岳之一。
- 玉銮:古代用于皇帝出行的车驾。
- 缇骑:指华丽的骑兵。
- 霁日:晴天的太阳。
- 轩游:指游览和游玩。
- 汉幸:指汉朝的荣幸和福气。
- 勒鸿名:刻上皇帝的名号。
典故解析:
- 华山:五岳之中,以险峻著称,历来是文人墨客游览之地。
- 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王朝,象征着繁荣和文化的兴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应制诗,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文化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盛世,正值皇帝巡游时,张说奉旨作诗,表达对国家和皇权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岳的壮丽景色,以皇帝的出行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开头两句以“西岳”和“中峰”引入华山的巍峨,接着描述皇帝的车驾与骑兵的盛况,表现出对皇权的礼赞。再往下,诗人通过“霁日”和“寒空”展现出晴朗的天气与清冷的环境,形成了对比,突显出华山的雄伟与神秘。最后几句提到古庙与新碑,象征着历史与传承,表现出对往昔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岳镇皇京:西岳华山如同皇城的屏障,意象上突出华山的地位。
- 中峰入太清:中峰高耸入云,表现其险峻。
- 玉銮重岭应:皇帝的车驾在重山中呼应,体现出皇家气派。
- 缇骑薄云迎:骑士在云间迎接,展现出一种生动景象。
- 霁日悬高掌:晴天的阳光高悬,渲染出明亮的氛围。
- 寒空类削成:天空清冷且似乎被削平,增加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
- 轩游会神处:游览的地方与神仙相聚,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汉幸望仙情:汉朝的荣幸让人向往神仙的生活。
- 旧庙青林古:古庙与青林相映成趣,唤起人们的历史联想。
- 新碑绿字生:新建的碑文在绿树间生辉,象征时代的更替。
- 群臣原封岱:群臣在岱岳中保持原状,表现出对皇权的尊重。
- 还驾勒鸿名:驾车时刻刻印着皇名,暗示着皇权的永恒。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形成和谐的音律。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华岳的壮丽,表达了对皇权与历史的尊重,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华岳:象征着力量与尊严,承载着历史和文化。
- 皇帝车驾:象征着皇权与统治。
- 古庙与新碑:象征历史的传承与时代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岳指的是哪座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嵩山
- D. 恒山
-
诗中提到的“霁日”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阴天
- D. 雪天
-
“缇骑”指的是什么?
- A. 兵器
- B. 骑兵
- C. 战车
- D. 马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张说的《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仰,前者更注重皇权与历史的结合,后者则强调个人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张说的《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领略唐代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