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女》

时间: 2025-01-27 03:16:59

白襦女儿系青裙,东家西家世通婚。

采桑饷饭无百步,至老何曾识别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襦女儿系青裙,
东家西家世通婚。
采桑饷饭无百步,
至老何曾识别村!

白话文翻译:

这位穿着白色襦裙的姑娘系着青色裙子,
东家和西家的女儿都在世代联姻。
她们采摘桑叶送饭,走的路并不远,
可是到老了也从未识别过自己所住的村子。

注释:

  • 白襦:指白色的襦裙,古代女性常穿的衣物。
  • 青裙:指青色的裙子,常与白襦搭配,表现出女性的清新和雅致。
  • 世通婚:指家庭之间的联姻,强调了村庄中人际关系的紧密。
  • 采桑:采摘桑叶,桑树是养蚕的植物,体现了农村的生活习惯。
  • 饷饭:送饭的意思,通常是指为家人或邻居送去的饭菜。
  • 识别村:指认识村庄,暗示对周围环境的陌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诗中提到的“世通婚”体现了家族之间的联姻现象,常见于古代农村,显示出农村的封闭和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长年投身于政治和军事活动,同时也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而闻名。陆游的诗词多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理想为主。

创作背景:

《村女》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简单和封闭,表现了他对农村女性生活状态的关注,及对传统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村女》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村少女的形象,展示了农村生活的细节。诗中,白襦和青裙的搭配,不仅代表了女性的青春和美丽,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衣着风俗。通过“东家西家世通婚”的描述,诗人揭示了农村家庭之间复杂的亲属关系,以及乡村社会的封闭性。

诗中“采桑饷饭无百步”,用轻快的语调描绘了村女日常生活的场景,然而随后的“至老何曾识别村”则带有一丝无奈和感慨,暗示了村女虽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却未曾真正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在轻快的表面下,透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体现了对传统农村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的,既有对女性生活的同情,也有对传统社会的质疑,展现出陆游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襦女儿系青裙: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儿的形象,白色襦裙与青裙的搭配,显示出她的青春和单纯。
  2. 东家西家世通婚:强调了村庄中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表现了社会的封闭性。
  3. 采桑饷饭无百步:描绘了农村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平凡,反映了女儿们的勤劳。
  4. 至老何曾识别村: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虽然生活在村庄,却未曾真正了解过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襦”与“青裙”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隐喻了农村女性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村女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封闭与传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襦:象征纯洁和青春。
  • 青裙:象征清新与自然。
  • 桑树:象征农村生活的基础与传统。
  • 村子:象征着封闭和对外界的陌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女儿的服饰是什么颜色的?

    • A. 红色和黄色
    • B. 白色和青色
    • C. 黑色和紫色
  2. 诗中提到的“世通婚”是指什么?

    • A. 不同家庭之间的合作
    • B. 家庭之间的联姻
    • C. 迁移到外村
  3. 诗中描述的女儿主要的日常活动是什么?

    • A. 织布
    • B. 采桑饷饭
    • C. 做饭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村女》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关注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但陆游更侧重于农村女性的生活状态,而白居易则通过琵琶女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同情。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