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安国韵》

时间: 2025-01-10 01:15:26

虎豹嗔人上九关,不妨拄笏看云山。

家声元是封胡后,人物还如晋宋间。

解组闻公真有意,折腰顾我亦可颜。

故园无地开三径,敢说归耕是等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虎豹嗔人上九关,不妨拄笏看云山。家声元是封胡后,人物还如晋宋间。解组闻公真有意,折腰顾我亦可颜。故园无地开三径,敢说归耕是等閒。

白话文翻译:

虎豹怒视着人们攀登九重关,但不妨碍我拄着笏板欣赏云山。家族声望源自封侯之后,人物风采依旧如晋宋时期。听说您解下官职真是有意,弯腰看我也无妨。故园已无地可开辟三条小径,岂敢说归隐是等闲之事。

注释:

  • 虎豹嗔人:比喻权贵或困难重重。
  • 九关:指极高的关口,比喻艰难险阻。
  • 拄笏看云山:形容闲适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 家声元是封胡后:家族声望源自古代封侯的荣耀。
  • 晋宋间:指晋朝和宋朝之间,这里比喻高雅的文化氛围。
  • 解组:指辞去官职。
  • 折腰:弯腰,表示谦卑或尊敬。
  • 三径:指归隐后的小径,典出《归去来兮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王炎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或是受到某位朋友辞官归隐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家族荣耀的自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的险恶和归隐的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虎豹嗔人上九关”描绘了官场的险恶,而“不妨拄笏看云山”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通过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豹嗔人上九关:以虎豹比喻权贵,九关比喻官场的艰难。
  2. 不妨拄笏看云山:即使官场险恶,诗人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欣赏自然美景。
  3. 家声元是封胡后:诗人自豪于家族的荣耀,源自古代封侯的荣耀。
  4. 人物还如晋宋间:诗人自比晋宋时期的高雅人物,保持高洁的品质。
  5. 解组闻公真有意:听说某人辞官,诗人对此表示赞赏。
  6. 折腰顾我亦可颜:即使弯腰谦卑,诗人也愿意接受。
  7. 故园无地开三径:诗人渴望归隐,但现实条件不允许。
  8. 敢说归耕是等閒:诗人认为归隐并非易事,需要勇气和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豹嗔人”比喻权贵,“九关”比喻官场的艰难。
  • 对仗:如“家声元是封胡后,人物还如晋宋间”。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保持内心宁静和高洁品质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虎豹:象征权贵和官场的险恶。
  • 九关:象征官场的艰难。
  • 云山:象征自由和宁静的生活。
  • 三径:象征归隐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虎豹嗔人”比喻什么? A. 自然界的危险 B. 官场的权贵 C. 社会的困难 D. 个人的挑战

  2. “拄笏看云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喜爱 C. 对自由的向往 D. 对家族的自豪

  3. 诗中“三径”象征什么? A. 官场的道路 B. 归隐的生活 C. 家族的荣耀 D. 社会的责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和谢安国韵》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表达了归隐的愿望,但王炎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有助于理解归隐主题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