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谢司法有诗次韵》

时间: 2025-01-26 23:36:25

明月琼幡绕鬓飞,土牛才出草痕肥。

送寒正不关渠事,雪不来时未肯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琼幡绕鬓飞,土牛才出草痕肥。
送寒正不关渠事,雪不来时未肯归。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像琼瑶般的彩幡在我发间飞舞,刚刚出土的牛犁开辟出肥沃的草地。
送走寒冬的事情和他无关,雪还未到来时他是不会回去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琼幡:指精美的彩旗,形容月光如同美丽的旗帜。
  • 土牛:指耕作所用的牛,象征春天的来临。
  • 草痕:指牛耕过后留下的耕痕,暗示春天万物复苏。
  • 送寒:指送走寒冷的冬季。
  • 渠事:指他(这里指代天气或自然规律)的事情。
  • 未肯归:不愿意回去,形容冬天的残留。

典故解析:

  • “明月”与“琼幡”的意象,常用来形容春夜的清幽与美丽。
  • “送寒”则反映了古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期待,寓意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元直,号嵩岳,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立春之际,诗人感受到春的气息,但寒冬的残留仍让他有所留恋,诗中蕴含着对季节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清新,展现了春天来临的气息与冬日的残留。开篇以“明月琼幡绕鬓飞”描绘出一种春夜的宁静与美丽,月光照耀下,诗人仿佛沉浸在春的柔情之中。接下来“土牛才出草痕肥”,则通过描写农牛犁地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传达出春耕的热切期待。这种对比在“送寒正不关渠事”中得以深化,诗人感叹冬天的离去与春天的到来,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无奈。末句“雪不来时未肯归”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寒冬不舍的情感,以及对春天希望的期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具有深远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琼幡绕鬓飞:描绘春夜的明月,犹如美丽的旗帜在头发间飘动,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土牛才出草痕肥:农牛刚出土,开垦出肥沃的草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 送寒正不关渠事:送走寒冷的冬天与他无关,显示出自然的规律与人事的无奈。
  • 雪不来时未肯归:暗示寒冬的残留,雪未降临时冬天仍然不愿离去,表达对季节变换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琼幡,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联对偶工整,如“明月”与“土牛”,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寒冬的不舍,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 琼幡:象征美丽与柔情。
  • 土牛:象征辛勤与耕作。
  • :象征寒冷与冬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琼幡”指的是什么?

    • A. 彩旗
    • B. 乌云
    • C. 大海
    • D. 冰雪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期待与热爱
    • C. 怀疑与恐惧
    • D. 冷漠
  3. 末句“雪不来时未肯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无奈
    • B. 对冬天的怀念
    • C. 对雪的期待
    • D. 对自然的顺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方岳与李白的诗作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方岳更注重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之气。在主题上,李白的作品常强调个体的情感与追求,而方岳则通过季节变化反映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