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中秋任才仲陈去非会饮岳阳楼上酒半酣高谈大笑行草间出诚一时俊游也为赋之》
时间: 2025-01-08 15:1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岳阳楼高几千尺,俯视洞庭方酒酣。
万顷波光天上下,两山秋色月东南。
兴来鸾鹄随行草,夜永鱼龙骇笑谈。
我欲烦公钓鳌手,尽移云水到松庵。
白话文翻译:
岳阳楼高耸入云,我俯视着洞庭湖,正值酒酣之际。
无边的波光在天际与水面交融,两山的秋色在月光下显得分外迷人。
兴致来了,凤凰和白鹤伴随我漫步在草地上,夜晚漫长,鱼龙在嬉戏中发出欢笑。
我想请你来帮我钓起那传说中的鳌鱼,让云水都移到我的松庵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岳阳楼:位于岳阳,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 洞庭:指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
- 酣:痛快、畅快,常用来形容饮酒的状态。
- 鸾鹄: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雅。
- 钓鳌:传说中,钓起鳌鱼可以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
- 松庵:松树下的小屋,象征隐逸生活。
典故解析:
- 岳阳楼:历史上多位文人如范仲淹、杜甫曾作诗于此,象征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 钓鳌手:源于古代神话,代表追求理想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仲谦,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之际,与友人共饮,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诗中流露出浓浓的友情与畅快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豪情。开篇以“岳阳楼高几千尺”引入,突显了楼的雄伟与环境的壮丽。接着,诗人俯瞩洞庭湖,酒酣之际,诗意更显豪放。万顷波光与秋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兴来鸾鹄随行草”,描绘了诗人在兴致高昂时与友人游玩时的景象,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欢快心情。夜晚的“鱼龙骇笑谈”则展现了夜深人静的欢声笑语,传递出一种愉悦与轻松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我欲烦公钓鳌手”结尾,表达了对理想和梦想的追求,渴望将自然的美好与自己的生活结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岳阳楼高几千尺:强调了岳阳楼的高度,象征着诗人的胸怀。
- 俯视洞庭方酒酣:诗人正饮酒,俯瞩洞庭,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景。
- 万顷波光天上下:描绘湖面波光粼粼,天水相接的壮丽景象。
- 两山秋色月东南:秋天的山色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 兴来鸾鹄随行草:诗人兴致勃勃,仿佛有神鸟伴随左右,增添了诗意。
- 夜永鱼龙骇笑谈:长夜中,诗人和友人欢声笑语,意境悠然。
- 我欲烦公钓鳌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渴望超越平凡。
- 尽移云水到松庵:希望将自然的美好带到自己的隐居之地,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顷波光”与“两山秋色”,形成和谐的对比。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岳阳楼:象征文人情怀与理想追求。
- 洞庭湖:代表自然之美,诗人心灵的寄托。
- 秋色: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淡淡忧伤。
- 鸾鹄:象征高洁的情操与理想。
- 鳌:代表追求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岳阳楼位于哪个湖泊的上方? A. 西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
诗中提到的“兴来鸾鹄”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理想与追求
C. 自然 -
“我欲烦公钓鳌手”中的“钓鳌”代表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平凡的生活
B. 超脱的理想
C.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姜仲谦《己酉中秋》:两首诗同样描绘了高处的壮丽景色,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而姜仲谦则更侧重于自然与友情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