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立方思斋》

时间: 2025-01-11 21:06:41

每事再思过,参之以古今。

唯求合天理,毋妄用吾心。

和气生琴室,清风动竹林。

所居虽近市,不许市尘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胡立方思斋

每事再思过,参之以古今。
唯求合天理,毋妄用吾心。
和气生琴室,清风动竹林。
所居虽近市,不许市尘侵。

白话文翻译:

每一件事情都要再三思考,结合古今的经验教训。
只求符合天理,绝不要随意运用自己的私心。
和气能生出琴声的雅致,清风能吹动竹林的清幽。
虽然我住的地方靠近市区,却不允许市井的尘埃侵扰我的心灵。

注释:

  • 每事再思过:每件事情都要反复思考。
  • 参之以古今:将其与古代和现代的经验进行对比。
  • 唯求合天理:只求符合自然和道德的法则。
  • 毋妄用吾心:绝不要随便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判断。
  • 和气生琴室:和谐的气氛能够产生音乐的雅致。
  • 清风动竹林:清新的风吹动竹林,带来宁静的氛围。
  • 市尘侵:市井的尘埃,指的是世俗的琐事和喧嚣。

典故解析:

  • 古今:指古代与现代的对比,强调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 天理:道德与自然的法则,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强调顺应自然和道德的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子复,号复古,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题胡立方思斋》写于一个追求宁静与和谐的时代背景中,反映了作者对内心修养与外界纷扰之间的思考。他借助“思斋”的环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开篇便提出“每事再思过”,这不仅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对自我修养的要求。诗人以“古今”之对比,强调了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谨慎、理性。接下来,他提到“唯求合天理”,表明自己追求的是一种符合自然和道德的境界,拒绝私心杂念的干扰。此时,诗人通过“和气生琴室,清风动竹林”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生活环境,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所居虽近市,不许市尘侵”,则是对生活环境的坚守,强调了即使在繁华的市区,也不愿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呈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思考,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外界干扰的抵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事再思过:强调再三思考的重要性。
  2. 参之以古今:结合古代和现代的智慧来进行判断。
  3. 唯求合天理:追求符合自然法则和道德的行为。
  4. 毋妄用吾心:警惕个人情感的干扰。
  5. 和气生琴室:和谐的环境能产生音乐的美好。
  6. 清风动竹林:自然的清风带来宁静与雅致。
  7. 所居虽近市:说明居住环境的相对位置。
  8. 不许市尘侵:强调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语言简洁,句式工整,如“和气生琴室,清风动竹林”。
  • 比喻:用“琴室”与“竹林”象征心灵的安宁与和谐。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理性的思考,倡导一种和谐、自然、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室:象征雅致与和谐。
  • 竹林:象征清幽与自然。
  • 市尘: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每事再思过”是强调( A. 轻率 B. 思考 C. 忽略 )
  2. “唯求合天理”指的是( A. 自我 B. 追求自然与道德 C. 不在乎他人 )
  3. “和气生琴室”中的“琴室”象征( A. 嘈杂 B. 和谐 C. 贫困 )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情。
  • 王维的《山中问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呈现出与《题胡立方思斋》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