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范中丞见》
时间: 2025-01-22 05:35: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宫柳陌正从行,紫袂金鞍问姓名。
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捧将束帛山僮喜,传示银钩邑客惊。
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
白话文翻译:
在花园和柳树的小路上正缓缓行走,身穿紫衣骑着金鞍马的人询问我的姓名。
在战国时期,确实需要礼法来约束人们,而在康熙年间,何必重视侯爵的地位呢?
我捧着丝绸喜悦地走来,向山中的小伙子传达消息,令城里的人惊讶。
只是因为我们之间的距离如同云泥般遥远,一句知己的心声就能让我愿意为之舍命。
注释:
- 花宫:指的是花园。
- 柳陌:柳树成行的小路。
- 紫袂:指穿着紫色衣裳的人。
- 金鞍:金色的马鞍。
- 战国: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礼法严谨。
- 康时:指的是康熙年间,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 束帛:捆扎好的丝绸。
- 山僮:山中小伙子。
- 银钩:形容精美的钩子,传递消息的工具。
- 云泥:象征着距离的远近。
典故解析:
- 战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割席、礼法森严的时代,诗人提及此以强调礼节的重要性。
- 康时:指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是清朝鼎盛时期,诗人借此对比表达对当时礼法的不同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冠卿,唐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抒情的作品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变迁和人际关系疏远的背景下,诗人借对比历史上的严格礼法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诗歌鉴赏:
《酬范中丞见》是一首探讨人与人之间真情的诗作。开篇描绘了一个花宫柳陌的美丽场景,诗人通过某个神秘的骑马人提出自我介绍的请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接着,诗人将战国时期的严格礼法与康熙年间的开放风气进行对比,探讨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际交往的本质。
诗中“捧将束帛山僮喜,传示银钩邑客惊”两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通过山中的小伙子传递消息,使人感受到一种亲切与温暖。最后一句“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更是点睛之笔,强调了真实的朋友关系所带来的轻松与自由,哪怕是身处远方,只要有真挚的心声,便能打破距离的障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珍视,意在劝诫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真诚与善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宫柳陌正从行:描写美丽的花园和柳树小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紫袂金鞍问姓名:神秘的骑马人询问自己的姓名,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战国方须礼干木:强调战国时期对礼节的重视。
- 康时何必重侯嬴:对比康熙年间的轻松氛围,表达对严格礼法的反思。
- 捧将束帛山僮喜:表达对山中小伙子传达消息的喜悦。
- 传示银钩邑客惊:传递消息让城里的人感到惊讶,展示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 直为云泥相去远: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一言知己杀身轻:突显真挚朋友关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代与现代的礼法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社会风气。
- 比喻:用“云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动形象。
- 排比: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重要性,倡导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真诚与善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宫、柳陌: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代表轻松、愉悦的心情。
- 紫袂、金鞍:暗示高贵与优雅,表现出社交中的尊重与礼遇。
- 云泥:象征距离的遥远,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袂金鞍”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一个神秘的骑马人
- C. 山中的小伙子
-
诗人通过“战国方须礼干木”想表达什么?
- A. 古代人都很礼貌
- B. 礼法的重要性
- C. 现代人不需要礼法
-
“一言知己杀身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忠诚
- B. 对生命的轻视
- C. 对距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赠汪伦》:同样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但通过酒宴场景展现出更加豪放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体现了思念与关怀,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