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舍人梅影雪意二首》

时间: 2024-09-19 21:43:38

疏枝冷蕊欲摇春,照水铺苔不碍尘。

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应有可怜人。

意思解释

和曾舍人梅影雪意二首

作者:曹勋 〔宋代〕


原文展示:

疏枝冷蕊欲摇春,
照水铺苔不碍尘。
莫遣移寒占窗月,
窗中应有可怜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春日即将来临时,寒冷的枝条和花蕊轻轻摇摆的景象;映照在水面上,铺满苔藓的样子与尘土无关。不要让寒冷的气息侵占窗前的月光,窗内应该有一个令人怜爱的身影。


注释:

  • 疏枝:指稀疏的枝条。
  • 冷蕊:指寒冷中的梅花花蕊。
  • 摇春:象征春天的气息将要来临。
  • 照水:水面反射的光影。
  • 铺苔:苔藓铺满地面。
  • 不碍尘:不受尘埃的影响。
  • 移寒:指寒冷的气息。
  • 占窗月:指寒冷的气息遮挡了窗前的月光。
  • 可怜人:指窗内可能有值得怜惜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某个典故,但其中的梅花意象常常与清高、孤傲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词和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清新、雅致的风格,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正值春寒料峭,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窗内可能有的可怜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索。首句“疏枝冷蕊欲摇春”,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摇曳的状态,表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而“照水铺苔不碍尘”则通过对水面苔藓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意境,似乎在说自然万物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莫遣移寒占窗月”,诗人劝诫不要让寒冷侵占了窗外的明月,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窗中应有可怜人”,则直接将情感带入,暗示窗内或许有一个孤独的人,令人怜惜。整首诗在情感的层面上,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梅花的枝条稀疏,花蕊在寒风中轻轻摇摆,暗示春天即将来临。
    • 第二句:通过水面与苔藓的描写,表现出宁静和清新的自然景象。
    • 第三句:劝说不要让寒冷的气息遮挡窗前的月光,暗示珍惜美好。
    • 第四句:引出窗内可能有值得怜惜的人,体现了对人情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联系起来,展示生命力。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冷蕊欲摇春”。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该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怜惜情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代表着诗人的气节。
  • 寒冷:暗示孤独与内心的感受。
  • 月光: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象征生活的界限与人际关系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冷蕊”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花蕊
    B. 竹子的竹叶
    C. 玫瑰的花瓣

  2. “窗中应有可怜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快
    B. 孤独与怜惜
    C. 愤怒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高洁的品格。
  • 《春晓》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好,感受生机盎然。

诗词对比:

  • 曹勋《和曾舍人梅影雪意》 vs 王安石《梅花》
    • 两首诗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曹勋更多地关注人情,王安石则着重表现梅花的坚韧和清高。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