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孙梦宫
大帝开江左,无锥与远孙。
自言埋战地,也胜活侯门。
短褐边风紧,孤舟海浪翻。
知他三尺剑,携去报谁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孙梦宫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大帝(指宋朝的皇帝)在江左开疆拓土,但诗人却无心追逐权势,甚至与远方的孙子(梦宫)无缘。他自言自语,虽然身处战争的泥淖,却不如那些活在侯门贵族中的人。短暂的衣衫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紧凑,孤舟面临海浪的翻滚。他心中握着三尺长剑,究竟是要去报答谁的恩情呢?
注释
- 大帝:指宋代的皇帝,象征着权势与伟大。
- 江左:指长江以东的地区,通常代表着江南繁荣的地方。
- 锥:用来比喻权势或地位。
- 埋战地:暗指战场,表明诗人对战争的厌倦。
- 侯门:指权贵之家,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 短褐:指短衣,表示贫困或简朴的生活。
- 孤舟:象征孤独,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三尺剑:象征着武器与忠诚,既可以是报仇的工具,也可以是保卫家国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面临诸多社会问题与个人困境。写作此诗的原因在于对朋友的送别与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忠诚与情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孙梦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刘克庄通过对比与反思,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诗中描绘的大帝开疆拓土,意在表现国家的繁荣发展,而诗人却选择了与之背道而驰的生活,反映了他对权力的冷漠与对个体命运的思索。他自言埋战地,说明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此外,短褐边风紧的描写,增强了孤舟的意象,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最后,三尺剑的提及,既是对武士精神的呼唤,也是对忠义的思考,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清新中又透着沉重,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帝开江左:描绘国家的强盛与开疆拓土的景象,表现出对国家繁荣的向往。
- 无锥与远孙:表达与权势无缘,与远方亲人隔绝的无奈与悲哀。
- 自言埋战地:表明身处战争的困境,感叹生活的艰辛。
- 也胜活侯门:与贵族生活的对比,显示出对名利的淡泊。
- 短褐边风紧:描绘艰苦的生活状态,感受到大自然的严酷。
- 孤舟海浪翻:象征孤独与不安,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 知他三尺剑:强调忠诚与责任,思考个人的使命与价值。
- 携去报谁恩:质问自己所追求的意义,反映对人情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国家与个人、权力与忠诚的对比,突出主题。
- 意象:孤舟、三尺剑等意象,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反问:结尾的反问句式强化了诗人的迷茫与思索。
主题思想:这首诗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对权力与名利的超脱,强调了忠诚与人情的价值,充满了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大帝:象征权力与伟大,反映了社会的阶层分化。
- 孤舟:象征孤独与无助,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 三尺剑:象征忠义与责任,体现了对国家与人情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大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填空题:诗中的“短褐边风紧”描写了诗人的__。
-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追逐与渴望。对/错
答案:
- B
- 贫困生活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更多侧重于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奈。
- 王之涣《登鹳雀楼》:以豪情壮志为主,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风格上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