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程嘉定二首》
作者:洪咨夔
铃索闲闲静冶堂,
槐阴匼匝柳丝长。
东君五日如京兆,
早及残红醉艳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铃声轻轻响起,冶堂里宁静无声,槐树的阴影密密匝匝,柳丝在风中轻轻摇曳。春天的东风仿佛已经吹了五日,像京兆的繁华一样,早早地将残红的花朵醉倒在艳阳之下。
注释:
- 铃索:指用铃铛和绳索制造的声响,给人以宁静悠然的感觉。
- 冶堂:指一个安静的地方,可能是指园中的房屋。
- 槐阴:槐树的阴影;槐树常被用来象征阴凉、安静的环境。
- 匼匝:密集的样子。
- 东君:春天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京兆:古代地名,泛指繁华的地方。
- 残红:指的是已经凋谢的花朵。
- 醉艳阳:在阳光下显得极为鲜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其诗歌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花朵的残败与生命的短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铃索闲闲静冶堂”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日午后的悠闲与恬静。接着“槐阴匼匝柳丝长”,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被绿荫包围的世外桃源。诗中的“东君五日如京兆”则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五日的时间似乎在不经意间流逝,时间的飞逝与自然的更替在此刻交织。最后的“早及残红醉艳阳”则增添了一层伤感,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却也注定了要凋零,给人以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在宁静与繁华之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铃索闲闲静冶堂:铃声轻响,环境宁静,描绘出一个安静的居所。
- 槐阴匼匝柳丝长:槐树的阴影密集,柳丝随风摇曳,展现自然的生动。
- 东君五日如京兆:春天的东风已经持续了五天,象征着繁华与生命的延续。
- 早及残红醉艳阳:春花虽美,但也已残败,暗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京兆,寓意春天的繁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铃索:象征宁静和闲适。
- 槐阴:象征阴凉和避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柳丝:象征生命的柔和与细腻。
- 东君: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繁华。
- 残红: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
“铃索闲闲静冶堂”表达了什么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
“早及残红醉艳阳”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新花
B. 已经凋谢的花
C. 绿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答程嘉定二首》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命的短暂,但洪咨夔更侧重于细腻的环境描写,而杜甫则注重春雨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