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东坡十一绝 其九 王十朋 〔宋代〕 口诵渊明归去词,岷峨归去竟无欺。 高安难弟来相访,细说对床风雨时。
白话文翻译: 我口中吟诵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回到岷峨的决心从未动摇。 高安的难弟前来拜访,细细诉说着我们曾经在风雨中对床夜话的时光。
注释:
- 口诵:口中吟诵。
- 渊明归去词: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归隐田园的愿望。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这里代指作者的故乡。
- 无欺:没有欺骗,指决心坚定。
- 高安难弟:指作者的朋友或兄弟,高安可能是其居住地。
- 对床风雨时:指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对床而坐,交谈甚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咏史怀古之作见长。此诗作于作者游历东坡(苏轼的别号)故地时,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十朋游历东坡故地时所作,共十一首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游历过程中,作者遇到了来自高安的朋友,两人回忆起往昔风雨中的对床夜话,感慨万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吟诵,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岷峨归去竟无欺”一句,表明了作者归乡的决心坚定不移。后两句通过与高安难弟的相聚,回忆往昔风雨中的对床夜话,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首句“口诵渊明归去词”,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吟诵《归去来兮辞》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次句“岷峨归去竟无欺”,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归乡的决心,用“无欺”来表明这种决心的坚定。
- 后两句“高安难弟来相访,细说对床风雨时”,通过与友人的相聚,回忆往昔的对床夜话,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引用: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 对比:通过对比归隐的向往和现实的友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归隐与友情。作者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渊明归去词:象征着归隐生活的理想。
- 岷峨:象征着作者的故乡和归宿。
- 对床风雨时:象征着友情和过去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渊明归去词”是指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答案:B
-
“岷峨归去竟无欺”中的“无欺”是什么意思? A. 没有欺骗 B. 没有改变 C. 没有遗憾 答案:A
-
诗中的“高安难弟”是指什么? A. 作者的兄弟 B. 作者的朋友 C. 作者的同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王十朋的《游东坡十一绝》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但王十朋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