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送春)》
时间: 2025-01-27 04:04: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送春)
作者:刘将孙 〔宋代〕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
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
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
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
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
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白话文翻译
又是江南三月,明天便是南风的季节。
我想要强留这美好的时光,狂追着飞舞的柳絮,卧在残留的花瓣上。
早已在酒杯前沉醉,不要听五更的钟声。
赢得了春天的美好,惹得她生气。
只道春风依旧不变,年年岁岁,柳树茂密,花儿浓郁。
可是我却已不再是当年的样子,身材消瘦,鬓发斑白。
春天依然多情又多恨,却不让洛阳宫满是绿意。
只要有无情的风雨,就能匆匆走过。
注释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柳絮:柳树的花絮,春天飞舞的柳絮象征春天的到来。
- 尊前:酒杯前,指酒席。
- 五更钟:夜半时分的钟声,象征着夜的结束。
- 春工:春天的美好,指春天的景色。
- 沈腰潘鬓:指身材消瘦,头发花白,形容衰老。
- 洛阳宫:古代洛阳的宫殿,象征着繁华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将孙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词作闻名,风格多变,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天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它通过春风、柳絮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送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刘将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作者借助江南三月的美景,引出春天的主题,展现了春风的温暖与生机。接着,作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想要驻足不前,然而时光如流水,终究难以停驻。
“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在春天的饮酒作乐,试图忘却时间的流逝,但五更的钟声却提醒着他,夜的结束和新一天的来临,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春天的美丽依旧,但自己却已不再年轻,感叹“沈腰潘鬓”,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无奈,也是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整首词中,春天既是美好的象征,同时也是多情多恨的存在,最终以“无情风雨,断送匆匆”结束,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惋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刘将孙通过春天的意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描绘春天的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
- 便已是南风:南风吹拂,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拟强驻韶光:想要留住美好的时光,但无能为力。
- 狂追柳絮,卧占残红:追逐柳絮,享受春日的残花,表现对春景的喜爱。
- 早向尊前沈醉:沉醉于酒杯前,试图忘却现实。
- 莫听五更钟:不愿听到夜晚的钟声,象征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春天的美好让人欢笑,却也惹得人心烦意乱。
- 只道春风不改:春风依旧如昔,时间却在流逝。
- 年来岁去,柳密花浓:年年岁岁,春天依旧美丽。
- 但沈腰潘鬓:自己却已不再年轻,感叹衰老。
- 春还是多情多恨:春天的情感复杂,既美丽又令人伤感。
- 便不教绿满洛阳宫:春天的美景却不能再回到从前的繁华。
- 只消得,无情风雨:只要有风雨,便能消逝匆匆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柳絮等意象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
- 拟人:春风被赋予情感,表现其多情多恨。
- 对仗: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令人感叹生命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美好。
- 南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柳絮:春天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流动的时光。
- 残红:美好的事物已逝,暗示着逝去的青春。
- 春工:春天的美好,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无情与变幻。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将孙
- D. 苏轼
-
词中哪个意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A. 残红
- B. 柳絮
- C. 风雨
- D. 洛阳宫
-
“沈腰潘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悦
- B. 对衰老的感慨
- C. 对友情的珍惜
- D. 对时光的无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 《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