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
白话文翻译:
我在哭泣雪,又在吟唱雪,广文的丁夫子。江南的寒冷万里,竟没有如此。这种气候的整顿,谁来负责呢?要从生灵的苦痛开始说起。不要让那些怜悯之人,哀哀地无法停止。
注释:
- 哭雪:对雪的悲哀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 广文丁夫子:丁夫子指的是丁谓,广文意指知识渊博的人,可能暗指有学问的人。
- 江南万里寒:江南地区的寒冷天气,强调极端的寒冷。
- 整顿气候谁:整顿气候的责任归谁,表达对气候变化的疑问。
- 恻隐者:指那些同情他人苦难的人。
- 哀哀不能已:形容悲痛的情感无法停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浪淘沙,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后期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一定的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郊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气候异常的时期,诗人借雪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世间的深刻思考,既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也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雪”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感慨。开篇“哭雪复吟雪”不仅表达了对雪的情感,还隐喻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诗中提到“江南万里寒”,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江南作为温暖之地,却因气候变化而变得寒冷,反映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关注。接下来的“整顿气候谁”,更是将矛头指向社会,质疑管理者的责任,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最后一句“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则是对怜悯者的呼唤,表达了对人性善良的期待与对苦难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深刻地揭示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具备较强的社会批判性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哭雪复吟雪:诗人以哭泣和吟唱两种形式,表达对雪的复杂感情,表现出自然的悲哀和人类的无奈。
- 广文丁夫子:提及丁夫子,暗示自身与知识的渴望,反映出对文化的尊重。
- 江南万里寒:对比江南的寒冷天气,引发对气候变化的深思。
- 整顿气候谁:提出质疑,呼吁责任的承担,反映社会对自然的忽视。
- 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表达对同情者的关注,唤起人们对苦难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雪”象征着人类的悲痛与无奈。
- 对仗:如“哭雪复吟雪”,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整顿气候谁”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困扰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倡导人们关注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体现出孟郊对人世苦难的同情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纯洁与悲伤,代表着自然的冷酷与无情。
- 寒:传达出一种凛冽的情感,暗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恻隐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善良与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广文丁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丁谓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江南万里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江南的赞美
B. 对自然的无奈
C. 对人类的希望
D. 对历史的追忆 -
诗中“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表达了对哪类人群的关注? A. 忍者
B. 同情者
C. 诗人
D. 政客
答案: 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关心,结合自然与人间的苦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选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书籍
- 《孟郊研究》 - 学术论文